首页> 中文学位 >论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关系——中国自由贸易区啃路径选择
【6h】

论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关系——中国自由贸易区啃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摘要

“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国际社会人人皆知的现象。当前的国际社会各国在金融、贸易、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关系日益加深,特别是在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各国的贸易、服务流通逐渐加强,世界经济正在逐步交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是,一个客观现象不容忽视,各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同时迅速发展、扩散,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都以其巨大的优势显示出了十足的活力。于是,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流砥柱的WTO体制开始面临区域经济组织所带来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与此同时,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使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各国在顺应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相互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大趋势下,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所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展又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当区域化格局尚未完善,自由贸易区出现交错复杂局面,又同时处在后金融危机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中国而言,全面掌握世界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特点,借鉴已经成立的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摸索出FTA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甄选区域合作伙伴,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合理定位,在WTO贸易体系和自由贸易区的交叉纵横间寻找到恰当的自由贸易区建立路径是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自由贸易区(FTA)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当前学术界持悲观、乐观、中立态度的学者各执一词,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立已然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好WTO的约束规则、原则,在WTO框架内对FTA进行监督管理,以推进贸易自由化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另外,在实践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这无疑增强了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与信心。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自酝酿谈判直到2010年正式启动,也给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重要示范作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对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以及金融危机下WTO受到的冲击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并以此作为整篇文章的理论背景,目的在于为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选择途径提供框架性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部分将进一步阐述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的产生、存在对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所带来的影响、冲击,其中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目的在于以法律视角来分析FTA与WTO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带来的影响、冲击、以及应对措施。本文的第三部分将会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进行模式评价,目的在于用已经建立并取得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作为实践背景,试图从中寻找到中国可以吸收借鉴的成功经验,以求对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带来启示。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将介绍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重点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提出笔者的观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并行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WTO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区的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应当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熟悉掌握“游戏规则”,同时结合中国本国政治、经济国情,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FTA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