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炭基吸附剂柴油吸附脱硫性能评价及物化性质表征
【6h】

活性炭基吸附剂柴油吸附脱硫性能评价及物化性质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0前言

1文献综述

1.1柴油脱硫的重要性

1.2加氢脱硫技术

1.3非加氢脱硫技术

1.3.1氧化脱硫技术

1.3.2生物脱硫技术

1.3.3萃取脱硫技术

1.3.4络合脱硫技术

1.3.5吸附脱硫技术

1.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研究内容

2实验部分

2.1实验试剂与药品

2.2实验仪器和设备

2.3原料

2.4脱硫剂制备方法

2.5硫化物分析方法

2.6脱硫剂物化性质表征手段

2.7脱硫剂吸附脱硫性能评价方法

2.8脱硫剂再生方法

3脱硫剂物化性质表征

3.1引言

3.2表面酸碱性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3.2.1引言

3.2.2实验试剂与药品

3.2.3指示剂的配制

3.2.4溶液的配制

3.2.5酸性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3.2.6碱性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3.2.7结果与讨论

3.3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测定

3.3.1引言

3.3.2结果与讨论

3.4差热-热重分析

3.4.1引言

3.4.2活性组分的DTA-TG分析

3.4.3活性炭吸附脱硫前后DTA-TG分析

3.5 X射线衍射分析

3.5.1引言

3.5.2活性组分的物相分析

3.5.3吸附脱硫前后活性组分的物相分析

3.6本章小结

4脱硫剂对FCC柴油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4.1引言

4.2静态吸附脱硫性能评价结果与讨论

4.2.1活性炭粒度对静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2.2负载金属氧化物对静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2.3酸活化对静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3固定床动态吸附脱硫性能评价结果与讨论

4.3.1活性炭种类对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3.2活性炭粒度对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3.3负载金属氧化物对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3.4酸活化对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4.4吸附脱硫前后柴油中硫化物分析

4.5本章小结

5脱硫剂对模型化合物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5.1引言

5.2脱硫剂对噻吩脱除性能的考察

5.2.1负载金属氧化物对噻吩脱除性能的影响

5.2.2硝酸活化前后负载CuO对噻吩脱除性能的影响

5.3脱硫剂对苯并噻吩脱除性能的考察

5.3.1负载金属氧化物对苯并噻吩脱除性能的影响

5.3.2硝酸活化前后负载CuO对苯并噻吩脱除性能的影响

5.4本章小结

6脱硫剂再生研究

6.1引言

6.2氮气气氛下热再生的考察

6.3水蒸气气氛下热再生的考察

6.4正庚烷洗脱再生的考察

6.5苯洗脱再生的考察

6.6本章小结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柴油脱硫技术日益受到关注。目前降低柴油中硫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加氢脱硫技术要求高温、高压、氢环境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等苛刻条件,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且对于稠环噻吩类硫化物及其衍生物的脱除比较困难。吸附脱硫是新的有效脱除FCC柴油中硫化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费用少、无污染、适合于深度脱硫等优点,它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及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本文以活性炭为载体,CuO、ZnO和硝酸等为改性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吸附脱硫剂;采用静态吸附法和固定床动态吸附法对脱硫剂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活性炭的种类和粒度、金属氧化物的负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脱硫温度、空速、油剂比等因素对脱硫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脱硫剂的硫容进行计算。筛选出了适宜的吸附脱硫和最佳吸附剂制备条件,并对脱硫剂进行再生研究和物化性质表征分析,为吸附脱硫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基吸附剂能够有效地脱除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改性后活性炭的吸附脱硫性能要好于活性炭原样(AC);活性炭负载CuO(AC-A)的脱硫性能要好于负载ZnO(AC-B),活性炭混合负载CuO/ZnO(AC-C)的脱硫性能与单独负载CuO或ZnO相差不大;活性炭经硝酸活化后再负载CuO(AC-N-A)的脱硫性能大大提高,其脱硫性能要好于直接负载CuO。活性炭负载CuO和ZnO主要脱除了柴油中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表面酸碱性官能团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脱硫剂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大于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其表面酸量大小:AC-N-A>AC-C>AC-A>AC-B>AC,表面碱量大小:AC-C>AC-B>AC-A>AC-N-A>-AC。焙烧和硝酸活化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的影响不大,其最可几孔径主要集中在20-30A之间。差热.热重分析表明,硝酸锌晶体与硝酸铜晶体受热到350℃基本完全分解为CuO和ZnO,活性炭在200-550℃之间受热稳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脱硫剂AC-A在350℃下焙烧出现了Cu<,2>O的衍射峰,这是C将部分CuO还原为Cu<,2>O<,1>;在500℃和700℃下焙烧出现了单质Cu的衍射峰,这是C将部分Cu的氧化物还原为单质Cu;吸附脱硫后AC-A中Cu<,2>O的衍射峰消失,这可能是Cu<,2>O参与了硫的脱除;脱硫剂AC-B中没有发现Zn以任何物相存在的衍射峰,这说明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在活性炭表面。脱硫剂用于FCC柴油吸附脱硫评价结果表明,脱硫剂AC-A、AC-B、AC-C和AC-N-A的吸附饱和硫容分别为0.587%、0.531%、0.596%和0.808%;脱硫剂用于模型化合物吸附脱硫评价结果表明,AC、AC-A、AC-B和AC-N-A对噻吩的吸附饱和硫容分别为0.261%、0.325%、0.298%和0.470%,对苯并噻吩的吸附饱和硫容分别为1.076%、1.354%、1.251%和1.826%,脱硫剂能够选择性吸附脱除苯并噻吩。所制备的脱硫剂吸附饱和硫容大小:AC-N-A>AC-C>AC-A>AC-B>AC。 静态吸附脱硫评价结果表明,在CuO负载量为4.0%,ZnO负载量2.0%,油剂比1.0,浸泡时间2h,脱硫温度80℃,脱硫剂AC-A、AC-B、AC-C和AC-N-A的最大脱硫率分别为45.27%、44.40%、45.76%和60.95%。固定床动态吸附脱硫评价结果表明,在CuO负载量为4.0%,ZnO负载量2.0%,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2.0h,脱硫温度80℃,空速2.0h<'-1>,油剂比1.0时,脱硫剂AC-A、AC-B和AC-C的最大脱硫率分别为46.98%、43.91%和47.82%;在CuO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2.0h,脱硫温度100℃,空速2.0h<'-1>,油剂比1.0时,脱硫剂AC-N-A的最大脱硫率为70.60%。脱硫剂AC-N-A再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体吹扫热再生和有机溶剂洗脱再生对失活后脱硫剂有一定的再生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