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部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研究及应用
【6h】

部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地震勘探转向更复杂的地质条件区域,常规的处理手段有时候难以得到较好的成像结果。于是新的时间域成像技术和叠前偏移方法随之产生,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Hurbal教授(1983)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解析式表述了非均匀介质弯曲界面的运动学反射响应。仅依赖于近表速度而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它的理论基础是几何地震学,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了多次覆盖反射数据的全部信息。
   然而,CRS叠加仅仅提高了叠加剖面的质量,本文研究了一种部分CRS叠加方法,它可以提高叠前地震反射数据的质量。此方法基于多参数CRS走时公式,利用了自动CRS叠加的结果,同时也继承了CRS叠加的许多优点,部分CRS叠加利用了有关每个反射单元的局部倾角和曲率的信息,将对反射单元有贡献的道集进行叠加,充分利用了多次覆盖数据的潜能。部分叠加中使用的道数依据所选反射面的尺寸大小而改变,由于相干同相轴的建设性的求和,部分CRS叠加加强了有效信号减弱了随机噪音,而且,如果逼近的表面包含邻近道集的有用同相轴那么便可以生成缺失道并对接收道正则化。后者可作为一种改进的内插技术,它使用了一种简单稳健的求和算法。这种技术还可以生成等距间隔的规则道,这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是有帮助的。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区域部分CRS叠加得到的CMP超道集优于传统的CMP道集,它是规则化的并与原始的地震记录相比有较高的信噪比。CMP超道集中的反射表现的更清晰连续,可以用于速度分析与深度偏移质量控制中。
   本文中部分CRS叠加面元在偏移距和中心点坐标系内的尺寸称为部分CRS叠加孔径。为了在部分CRS叠加中利用所有的道数据,有必要确定与CRS叠加相同大小的面元。而本文中将CRS波场参数表示的投影第一菲涅尔带宽度作为中心点方向的孔径,而偏移距方向的孔径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来调整,也许在选择点处的CRS叠加面元只包括几道,而当CMP道集中有大的数据缺口时就可以包含更多的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