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h】

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气体浓度检测仪的分类及比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红外光谱原理及甲烷红外检测方法的确定

2.1 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原理

2.1.1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

2.1.2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2.2气体分子红外吸收定律

2.3 甲烷浓度红外检测方法的确定

2.3.1 甲烷气体红外吸收峰的对比与选择

2.3.2 甲烷浓度检测理论公式推导

2.4本章小结

第3章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3.1系统的总体设计

3.2光学测量部分的结构设计

3.2.1 红外辐射光源的选择

3.2.2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3.2.3红外滤光片的选择

3.2.4气体分析室的设计与安装

3.3信号检测处理部分的设计

3.3.1 光源驱动电路设计

3.3.2前置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3.3.3温度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3.4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3.5 电源供电电路设计

3.4本章小结

第4章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4.1数据采集功能模块设计

4.1.1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1.2 A/D转换程序设计

4.2液晶显示功能模块设计

4.3 串口通信功能模块设计

4.4本章小结

第5章实验数据的分析与仪器标定

5.1输出信号波形测试

5.1.1红外光源驱动信号测试

5.1.2滤波放大后的信号测试

5.2实验采集数据稳定性分析

5.3 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的标定

5.3.1气体浓度配置

5.3.2仪器的标定

5.3.2仪器指标分析

5.4现场运行实验

5.5本章小节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石油钻井、煤层气勘探等过程中,通常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作为分析烷烃气体的主要手段,此种仪器具有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造价昂贵、测试周期长、难以连续检测等缺点;而在煤矿瓦斯(甲烷)气体检测中,通常使用电学、电化学类气体浓度检测仪,其灵敏度低、精度差,易中毒。 针对以上气体浓度检测仪的缺点,本文在研究气体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24位ADC的单片机ADμC845为核心,利用λ=3.31μm的中红外光作为激励光,设计和开发了一种红外甲烷浓度检测系统。在系统硬件设计方面,对比选择了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红外滤光片等器件,提出将光学元器件与气体分析室集成在一个模块上的结构设计方案,减小了系统体积,并对后续放大滤波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液晶显示接口电路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串口通信模块进行了编程设计,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利用单片机发出的脉冲去控制红外光源亮灭,同时控制片上ADC在光源亮灭瞬间对红外探测器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最后,对所设计的检测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标定。 经过实验室调试运行,所设计的电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放大滤波电路能够有效地滤除环境噪声,检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能够准确采集数据。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为200ppm,可测量范围在200ppm~100%,精度达到±0.78%FS,响应时间小于3s。经现场气测录井实验,该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出待测气体中甲烷气体浓度,且克服了FID检测仪的缺点,可代替FID分析仪对钻井液中甲烷含量进行检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