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研究
【6h】

我国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1.1基本概念界定

1.2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章 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实践体现

2.1“先行先试”的历史发展脉络

2.2“先行先试”的实践体现

2.3“先行先试”实践典型分析

第三章 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运作机理

3.1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构成要素

3.2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运行过程

3.3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的运行向度

第四章 完善公共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模式

4.1公共政策“先行先试”易产生的问题

4.2克服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 诺 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先行先试”是我国的一种有效且常见的公共政策创新模式,从小岗村的包干到户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先行先试”在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研究公共政策“先行先试”这种公共政策创新模式有利于总结实践经验,进而形成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指导实践,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研究“先行先试”这种公共政策创新模式,首先要厘清“先行先试”的概念,分析理论依据,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这样才能有充足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先行先试”模式有其独特的运行机理,其构成要素有先行主体、跟进主体和上级政策主体,这三者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其运作流程有政策发明与测试、政策转移和政策再创新以及政策反馈控制,这使得“先行先试”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系统。“先行先试”还具有“两上两下”的运行向度,包括自下而上的申报,自上而下的授权,自下而上的试验以及自上而下的推广,这使得政策试验和学习更加合理合法,有章可循。“先行先试”的运行和发展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政策试验可能导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政策创新的低效率,跟进主体盲目学习扩散等现象。这就需要上级政府、先行主体和跟进主体多方发力,共同采取措施来应对和解决问题,上级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引入有效的政策创新绩效考察机制,并制定时间表,给予“先行先试”法律层面的保障,与此同时,先行主体和跟进者也应当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创新和学习,不断完善“先行先试”创新模式,使政策创新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