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
【6h】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3本文主要框架和创新点

第二章 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现状

2.1经济增长现状

2.2产业结构现状

2.3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特殊性

第三章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2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3资源开发强度与产业结构水平的分析

3.4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章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4.1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弊端

4.2山西省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5.1努力实现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

5.3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拓展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5.4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

5.5注重环境治理,重塑地区形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 考 文 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这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一课题一直都是学者们的重点。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自身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的比例关系以及聚焦的状态也会在经济增长中体现出来。两者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例如,各个产业占比是否合理决定着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也决定着各个产业是否可以相互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经济是否可以整体提高。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变化的同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反之,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多年来,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依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煤炭资源开采、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著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为全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过度依赖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导致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差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在新的发展阶段,山西省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山西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大体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第三章为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