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文本《中国文学史》的相关译介问题研究——以《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为例
【6h】

英文本《中国文学史》的相关译介问题研究——以《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选题的意义

2.《中国文学史》的英译或英语撰述情况分析

第一章《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译介情况

1.1《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思路及其特色分析

1.2《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在思想史领域对中国文学史的全方位观照

1.2.1儒释道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

1.2.2多种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学

1.3《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撰写理念及其启示意义

第二章《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文本翻译情况举隅

2.1《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字中六书的翻译

2.2《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

2.2.1《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所选篇目及其价值

2.2.2赋和诗的翻译赏析和评价

2.2.3对于诗词的理论阐释及其价值

2.3《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中的游记和笔记的翻译

2.3.1游记类范成大《吴船录》的翻译

2.3.2《梦溪笔谈》中《扬州夜明珠》的翻译

第三章《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有关译作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3.1重要作品的忽略和部分作品的翻译得不准确

3.2诗歌和文学理论翻译中出现的不妥之处

3.3对于我国文学的某些规律翻译得不够全面或准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中国文学作为华夏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部《中国文学史》是华夏儿女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负载了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信息。在全球化趋势下,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国。西方汉学界对于中国文学的认识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比如诗歌方面的《诗经》、《楚辞》和小说中的四大名著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潮。但是从宏观角度系统地撰写和译介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著作却寥若晨星。1880年,俄国人瓦西里耶夫编写最早的外语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之后,主要外文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有:威廉·格鲁贝的德语本《中国文学史》、仓石武四郎的《中国文学史》(最早的日语版)。主要英文版本有:翟理斯(Hebert Allen Giles)的《中国文学史》、宇文所安(Stephen Owe)、维克托?梅尔(Victor H. Mair)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翟理斯版《中国文学史》产生年代早,并且由他一人完成,第一次以文学史的形式呈现给了读者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该部著作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最具有权威性的两部英文本为《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学术界对《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成果颇多。比较而言,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则较少,基于《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也是用英语撰写中国文学史的优秀著作,撰写思路清晰,按体裁分类,结构独特,所选作品恰当而又有文学意义,忠实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观点又不失公允性,所以本文以《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译介中国文学史的特色以及不足之处,在深入了解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认识的同时,为文学史的翻译与对外推广工作做出理论尝试。
  论文的引言包括两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即推进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史在英语世界中的翻译情况研究,然后对《中国文学史》的英译或英语撰述情况进行分析。在系统爬梳中文本中国文学史和相关英文本中国文学史的基础上,对这一领域的现状及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论文第一章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译介情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思路和特色,体裁分类,结构清晰,文本翻译独特。第二部分介绍《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在思想史领域对中国文学史的观照。阐明儒释道等多种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第三部分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撰写理念及其启示意义。它从“历史性”和“整体性”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构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启示我们从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和传展现和播中国文学。
  第二章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文本翻译情况举隅。本文主要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译文进行分析,包括文字中“六书”的翻译,古典诗词的翻译,以及游记和笔记中的《吴船录》和《梦溪笔谈》,对其文本翻译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并总结其翻译特色。
  第三章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有关译作的不足之处极其原因分析。对其在译介中国文学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专门论析,强调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于文学翻译的影响,理性而充分地分析《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以往的英文著作中很少译介部分的呈现,总结出对中国文学的对外推广具有理论意义的传播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