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问题研究——晋西北地区进程农民生计
【6h】

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问题研究——晋西北地区进程农民生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研究综述

1.3研究框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的相关理论

2.1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的概念

2.2相关理论依据

第三章 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的理论框架与模式

3.1基本前提与假设

3.2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模式

3.3半城镇化下农民工可持续生计对策

第四章 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研究

4.1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基本情况

4.2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的生计资产现状

4.3朔州市现行社会制度环境不完善

第五章 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的可持续生计对策

5.1制度改革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对策

5.2生计资产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对策

附录:晋西北进城农户调查问卷-城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支特殊的劳动大军——半城镇化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生计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恶化。半城镇化农民工的队伍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公共服务却没有同步,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提供不足,半城镇化农民工在城市的安居乐业变得越来越难。加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从多个层面凸显,农民工的生计状况、生计途径面临诸多困难。而农民工生计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
  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资产建设理论、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将经济学与贫困学相结合,构建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分析模型。并基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晋西北城镇化农民非农生计可持续性及农地流转”,跟随课题组对朔州市平鲁区、朔城区2个市辖区的半城镇化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调查了405户农民工,调查内容包括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就业、生计资产状况、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成果评价等,并运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
  本文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详细分析朔州市半城镇农民工生计资产、生计成果等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制约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的根本性的制度因素。而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的生计资产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则是制约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性因素。最后,基于朔州市半城镇化农民工存在的生计资产问题和所处的制度环境的缺失,从制度和生计资产的角度提出生计对策,为朔州市解决半城镇化农民工生计问题提供建议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