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亚和北美五倍子蚜(半翅目:瘿绵蚜科)数值分类研究
【6h】

东亚和北美五倍子蚜(半翅目:瘿绵蚜科)数值分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五倍子蚜概述

1.2 系统发育研究

1.2.1 数值分类研究方法

1.2.2 DNA序列系统发育研究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本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玻片标本的制作

2.2.3 分类特征的选取

2.2.4 特征的测量及其观察

2.2.5 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2.2.6 分子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性状特征

3.1.1 形态特征

3.1.2 形态度量特征

3.1.3 形态描述特征

3.2 数值分类系统发育分析

3.3 数值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五倍子蚜形态特征分析

4.2 五倍子蚜数值分类系统发育分析

4.3 五倍子蚜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4.4 北美倍蚜Melaphis rhois的系统发育地位

4.5 五倍子蚜数值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五倍子蚜属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瘿绵蚜科Pemphigidae五节根蚜亚科Fordinae倍蚜族Melaphidini昆虫,是典型的寄生性昆虫,呈异寄主全周期型,在整个生活周期中,倍蚜需要迁飞两次转换寄主,其第一寄主为漆树科盐肤木属Rhus植物,寄生形成的虫瘿特称为五倍子,是重要的医药和化工原料。五倍子蚜共6属12种,除北美仅分布一单属单种外,其余分布东亚,目前已有对我国五倍子蚜的形态学描述和系统发育研究报道,但还未见有对北美五倍子蚜的详细形态学描述及其与我国五倍子蚜间的系统发育研究报道。
  本研究采用数值分类方法对北美和我国五倍子蚜的形态特点和分类地位进行研究,以倍蚜6属8种179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有翅孤雌蚜的头部、胸部、腹部的直接测量特征48个、量度间比例特征31个、性状转化为数值特征29个,共108个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欧氏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五倍子蚜8个种共形成3个大的聚类簇,北美倍蚜Melaphis rhois与倍蚜属的倍蛋蚜和角倍蚜聚为一支;铁倍蚜属的肚倍蚜蛋铁亚种和肚倍蚜枣铁亚种与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与铁倍花蚜属的铁倍花蚜分别聚为一支。基于相关系数的聚类结果显示,五倍子蚜8个种也形成3个大的聚类簇,北美倍蚜Melaphis rhois与倍蚜属的角倍蚜和倍蛋蚜聚为一个分支,铁倍蚜属的肚倍蚜枣铁亚种和肚倍蚜蛋铁亚种、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铁倍蚜属的铁倍花蚜聚为一个分支,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聚为一个分支。另外,基于mtDNA COI基因序列构建五倍子蚜MP、ML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倍蚜8个种也形成3个大的聚类簇,但构成每个分支的类群不完全相同,总体上彼此之间的聚类关系与形态学研究不太一致,铁倍花蚜属的铁倍花蚜和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铁倍蚜属的肚倍蚜枣铁亚种和肚倍蚜蛋铁亚种与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分别聚为一支,但北美倍蚜Melaphis rhois与倍蚜属的两个种聚为一支,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其形态和分子数据得到的分类地位是一致的。本研究为五倍子蚜的分类及其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料,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类群的生物地理学及其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等提供基础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