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以洪洞县为例
【6h】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以洪洞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概述

2.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2.2 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与特征

2.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关系

3 县域居民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3.1 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是顺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

3.2 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助推县域生态精神文明的发展

3.3 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的需要

3.4 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 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以洪洞县为例

4.1 洪洞县概况

4.2 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4.3 形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5 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5.1 树立思想先行的意识推动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

5.2 以家校联动为基础强化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5.3 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引导居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5.4 推动全社会生态文化的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都重视的问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带来了人类发展的所需资源。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但随之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国家的相关法律的制定,相应制度的调整,政府的政策转变,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最重要的要使全体居民形成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备基础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重视生态文明,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但是据《生态文明绿皮书全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2013》显示,目前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即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缺乏行动力。[1]这样的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不但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反而会对其造成阻碍。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得到高度重视同时要推进其健康发展稳步前进,我们就必须对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同样加以重视,注重对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以便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我国县域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也是实现全体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收集和学习国内相关学者对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研究的相关成果资料,以山西省第一大县洪洞县为例,论述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并分析形成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现状产生的原因。用理论联系实际,对怎样培育县域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总结出四个对策:首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其次充分重视政府的导向作用,并结合系统的生态意识教育,推动全社会生态文化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