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压力知觉、状态焦虑与躯体化的关系研究
【6h】

中学生压力知觉、状态焦虑与躯体化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躯体化

2.2 压力知觉

2.3 状态焦虑

2.4 躯体化、压力知觉与状态焦虑的两两关系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施测方法

3.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躯体化现状分析

4.2 中学生躯体化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4.3 中学生压力知觉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4.4 中学生状态焦虑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4.5 中学生躯体化、压力知觉与状态焦虑的相关分析

4.6 中学生躯体化、压力知觉与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4.7 状态焦虑在压力知觉与躯体化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中学生躯体化现状分析

5.2 中学生躯体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3 中学生压力知觉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4 中学生状态焦虑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5 中学生躯体化、压力知觉、状态焦虑三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5.6 状态焦虑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7 创新点与不足

8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人们生理上的疾病治愈率提高,然而,伴随着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凸显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躯体化作为一种由心理不适引起的躯体不适现象,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调查了中学生的躯体化现状及其与压力知觉、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中学生压力知觉、状态焦虑对躯体化的影响,以期降低中学生压力知觉水平和状态焦虑水平,从而为减轻中学生的躯体化症状提供有效指导。 采用任芳2006年修订的《儿童躯体化量表》、杨廷忠2003年修订的《压力知觉量表》以及Spielberg编制修订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中文版)三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聊城市某重点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4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t检验、F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中学生躯体化、压力知觉以及状态焦虑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剖析中学生压力知觉、状态焦虑对躯体化产生的影响。以下是本文的研究结果: 1.在本样本检测中,中学生的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61.8%的中学生报告至少经常或明显出现一个躯体化症状。其中,中学生报告出现频次较高的五个躯体化症状为精力不足、入睡困难或早醒、头痛、口干、腰背疼。 2.中学生躯体化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在家庭所在地及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3.中学生压力知觉水平呈中等程度。在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所在地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4.中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呈中等程度。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在年级及家庭所在地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其中,失控感维度无论是在性别还是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都较紧张感维度更显著。 5.中学生躯体化、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三者之间以及各变量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躯体化与压力知觉之间正相关显著,躯体化与状态焦虑之间正相关显著,压力知觉与状态焦虑之间正相关显著。 6.状态焦虑在压力知觉与躯体化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压力知觉可以直接影响躯体化,也可通过状态焦虑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躯体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