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考虑粘弹性阻尼器不同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6h】

考虑粘弹性阻尼器不同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消能减震概述

1.2.1 消能减震的概念

1.2.2 消能减震的原理

1.2.3 消能减震结构的优越性

1.3 结构减震控制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消能减震装置的种类和力学性能

2.1 消能减震装置的种类

2.1.1 位移相关型

2.1.2 调谐吸振型

2.1.3 速度相关型

2.2 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2.2.1 粘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2.2.2 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2.3 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

2.3.1 Kelvin计算模型

2.3.2 Maxwell计算模型

2.3.3 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计算模型

2.3.4 标准线性固体计算模型

2.3.5 分数导数计算模型

2.3.6 有限元计算模型

2.4 粘弹性阻尼器的消能支撑

2.4.1 消能支撑的种类

2.4.1 消能支撑与粘弹性阻尼器刚度的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结构抗震设计与计算理论

3.1 抗震设防目标和要求

3.2 消能减震结构的计算方法

3.2.1 时程分析法

3.2.2 地震波的选取

3.2.3 能量分析方法

3.3 消能减震阻尼器的优化布置

3.3.1 粘弹性阻尼器参数选择

3.3.2 粘弹性阻尼器使用数量的确定

3.3.3 粘弹性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法

3.4 小结

第四章 消能减震工程实例分析

4.1 结构分析模型的确定

4.1.1 计算模型的基本数据

4.1.2 有限元软件简介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4 选取地震波

4.2 结构各层均布阻尼器方案讨论

4.2.1 三种方案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4.2.2 三种方案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4.3 粘弹性阻尼器优化布置讨论

4.3.1 粘弹性阻尼器数量计算

4.3.2 逐步逼近法的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

4.3.3 权系数法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

4.4 不同优化布置方案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4.4.1 层间变形分析比较

4.4.2 层位移分析比较

4.4.3 顶层位移分析比较

4.4.4 顶层速度分析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消能减震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不同于传统结构的抗震技术,是抗震设计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以消能减震结构被动控制类型中的粘弹性阻尼器为研究对象,探讨粘弹性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不同布置形式下的结构抗震性能,并比较了不同布置形式下结构的地震动力效应,从中得出最佳布置方案,改善了结构抗震性能。
  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①以某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为工程实例,用Midas Gen有限元程序中边界条件单元中的粘弹性阻尼单元作为阻尼器模型建立计算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计算和分析,从中找出最好方案。
  ②建立纯框架结构、中跨阻尼器均匀布置结构、两边跨阻尼器均匀布置结构这三种方案,选取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进行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比较纯框架结构与两种阻尼器均匀布置方案的不同地震反应;通过对三种方案计算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得出:纯框架结构在各层均匀布置粘弹性阻尼器后,层间位移、层位移、顶层速度等结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在结构两侧边跨内均布阻尼器方案,比在结构中跨内均布的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更好,结构地震反应更小。
  ③建立逐步逼近法阻尼器布置结构、权系数法阻尼器布置结构这两种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选取不同类型地震波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比较这两种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的地震反应,并与之前计算的纯框架结构、两边跨阻尼器均布结构方案进行对比,讨论四种方案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得出不同布置方案的各自特点,提出一些阻尼器布置观点与建议。
  本文按照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所得出的结果来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