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管理中的权力制衡研究
【6h】

高校管理中的权力制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高等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提升要求其结构和运行机制也要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权力”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组织的三个要素之一,是驾驭、维持、整合和改造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探讨基于权力制衡的高校管理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科学合理的配置权力,处理好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关系,建立权力主体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本文首先阐述高校权力的基本涵义,分析了高校权力的定义、来源及构成,对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大学属性、科层制理论等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在对现有高校管理的权力制衡相关文献的梳理基础上。随后着重回顾了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归纳出不同时期的高校管理模式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发现在我国高校的改革史上,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模式的改革一直围绕着中央集权、放权、收权、再放权、再集中、集权下的扩大高校自主权而展开,也就是说,主要围绕权力结构改革开展。实际上,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的变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权力以及围绕权力所衍生的各项制度,是关注高校管理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者无法规避的命题。
   其次,经过梳理,本文认为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教授为主导的学术权力及以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为基础的民主权力的中国特色的高校权力体系运行顺利,成效显著。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的权力运行并不均衡,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行政管理模式统一僵化、高校自主管理模式落后、高校行政权力泛化、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间的矛盾冲突严重及各权力关系之间的冲突。
   第三,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承认和认识高校政治权力的存在,必须规范行政权力,必须强化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特别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尽快使高校行政人员职业化。
   此外,本文提出构建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应该既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又切合本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这种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本质是一种基于权力制衡的治理结构,强调“分权制衡、强化民主、突出学术权”的“多元”权力制衡现,各权力之间相互牵制,保持动态平衡才是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