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GIS技术的公路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6h】

基于RS/GIS技术的公路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景观生态学及主要概念

1.3.1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1.3.2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

1.4 RS/GIS技术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4.1 RS/GIS技术组成

1.4.2 RS/GIS技术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5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景观及生态风险

2.1高速公路景观类型与特征

2.1.1高速公路景观类型

2.1.2高速公路景观特征

2.2生态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2.2.1生态风险定义

2.2.2生态风险的特点

2.3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2.3.1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

2.3.2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

2.3.3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2.4公路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第三章典型工程选取

3.1研究工程选取

3.2项目简介

3.2.1项目地理位置

3.2.2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3.3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3.3.1自然环境

3.3.2生态环境

3.3.3社会经济概况

3.4景观环境现状调查

3.4.1景观识别

3.4.2景观现状

3.4.3公路沿线景观类型构成

3.5项目对景观环境的影响分析

3.5.1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3.5.2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3.6景观设计建议

第四章研究方法及过程

4.1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硬软件情况

4.2 RS/GIS技术获取景观类型特征

4.2.1景观类型的选取

4.2.2景观类型特征

4.3研究体系及分析方法

4.3.1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3.2研究体系的建立

4.3.3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涵义

4.3.4景观生态风险综合指数

第五章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

5.1遥感数据源选择

5.2遥感图像波段优选

5.3遥感图像处理

5.3.1几何校正

5.3.2图像增强处理

5.3.3图像裁剪

5.3.4图像分类

5.3.5图像判读

第六章鄂陕界至安康公路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

6.1案例区景观类型的界定

6.2风险受体分析

6.3风险源的分析

6.4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6.4.1图像数字处理

6.4.2案例区景观格局分析

6.5公路的生态风险与生态保护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陕界至安康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白河县、旬阳县和汉滨区为研究区,利用RS/GIS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鄂陕界至安康高速公路中心线两侧各500m的范围区域展开景观类型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基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生态风险指数,得到各研究区的景观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从景观学的角度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了公路建设对经过的区域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揭示了景观类型、景观破碎度和区域道路密度与景观生态风险综合指数的关系。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利用先进的RS/GI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景观研究数据进行提取,非常有利于景观生态风险研究。 2.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与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景观优势度和景观脆弱度等4个评价因子相关,其中景观破碎度对其影响最大。 3.按照景观类别对生态风险影响的程度划分,处于自然演替过程初级阶段的荒草地、滩涂和灌丛对于生态风险的影响较大,而林地、旱地、水田的生态风险较小。 4.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与各案例区的道路密度有着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与道路密度成正比例关系。 5.鄂陕界至安康高速公路沿线3个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大小顺序为:ER旬阳>ER白河>ER汉滨,即此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区域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强弱程度依次为旬阳县、白河县和汉滨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