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制度基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
【6h】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制度基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0.1问题的提出

0.1.1研究课题的背景

0.1.2研究课题的意义

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2.1农村土地产权研究现状

0.2.2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0.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0.4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0.4.1课题研究的方法

0.4.2课题研究的思路

0.5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及现代产权理论对其的影响

1.1产权及其形态

1.2产权的形式特征

1.3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1.4现代产权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发展的影响

1.4.1外部性问题

1.4.2现代经济是一种契约型经济

1.4.3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是产权界定清晰

1.4.4现代产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

2.1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2.2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第三章我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原因透析及改善空间

3.1我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原因透析

3.2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善存在的制度空间

第四章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的路径选择

4.1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4.2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4.3放宽对土地经营权的限定

4.4建立健全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体系

4.5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4.6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10月19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新突破,将最终解决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问题。专家指出,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增加收入,但明晰产权至关重要。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只有首先明晰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使这种规模经营不至于伴生出一个“无地又无产”的农民阶层。在此过程中,如何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如何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如何实现农业用地的最大限度的保护?成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结合现代产权理论的最新成果,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较为明确的土地产权体系,来保证农民愿意流转土地,敢于流转土地,从而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最终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 (1)回顾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了马克思产权理论对现代产权理论的影响,把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的重点放在流转的前提--建立一种较为明确的土地产权体系上来。 (2)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缺陷、原因及改善存在的制度空间。 (3)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变革目标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著录项

  • 作者

    宫志赟;

  •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

  • 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生岐;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土地问题;
  •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