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压电能传输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6h】

中压电能传输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国内研究概况

1.1.2国外研究概况

1.1.3发展趋势

1.2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本章小节

第二章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

2.1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概述

2.1.1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要求

2.1.2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2.1.3公路隧道的电力负荷

2.2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构成和负荷计算

2.2.1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构成

2.2.2隧道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

2.3中低压设备的选择

2.3.1按正常工作条件的选择

2.3.2按短路情况下的校验

2.3.3电力电缆截面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压电能传输系统

3.1各种配电网络损耗分析

3.2中压电能传输

3.2.1低压供电模式

3.2.2中压供电模式

3.3中压网络的电压等级的选择

3.3.1电压等级分析比较

3.3.2电压等级校验方法

3.4中压电能传输系统构成

3.4.1埋地式变压器

3.4.2中压电缆选择

3.4.3中压保护柜

3.4.4中压配电系统的保护与接地

3.5中压网络接线方式

3.5.1电缆单环网

3.5.2电缆双环网

3.5.3双电源双T形接线

3.5.4双电源双T形两变压器接线

本章小结

第四章供配电监控管理系统

4.1 RTU基本概念

4.1.1 RTU的特点

4.1.2 RTU系统的主要功能

4.2供配电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

4.2.1供配电监控系统通信结构

4.2.2 Controller Link通讯网络

4.3供配电监控系统

4.3.1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4.3.2供配电监控系统特点

4.3.3监控单元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工程实例分析与设计

5.1工程实例分析与设计

5.1.1秦岭特长隧道原供配电系统概况

5.1.2中压供电方案设计

5.2监控系统设计

5.2.1系统结构设计

5.2.2供配电监控系统设计

5.3中压供电与传统低压比较分析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过对传统配电网降低损耗措施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采用变压器“小容量、多布点”的配电模式,使得电能损耗、电压损耗较常规降损措施低。在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大情况下,应该从改变配电模式,缩短低压供电距离入手,再在此基础上采用其他降损措施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改变传统的在隧道口修建变电站并将低压引入隧道内的配电方式,采用中压电能传输技术,以秦岭隧道为例进行分析与设计,将中压引入负荷点并采用“小容量、多布点”的埋地式变压器的供电模式,缩短低压供电半径,减小低压电缆截面,减少电缆初期投资;系统节能,电压质量高,特别有利于隧道照明系统对电压的要求,埋地式变压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面变配电站对隧道景观造成的影响;通过合理划分供电区域,并将供电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互作备份,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应用Controller Link网络的供配电监控系统,充分发挥Controller Link网络的优势,实现高速数据通信的现场控制网络,可有效的提高PLC的控制能力及控制范围,同时也便于使用计算机对现场单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对各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实现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 中压电能传输是长距离、分散性负荷条件下供电的有效方式,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营成本低,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隧道供配电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