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
【6h】

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第1章综述

第2章西北地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特征

第3章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原则与方法

第4章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第5章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第6章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应用实例—陕西省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

第7章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的选题来自于国家攻关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域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是再造山川秀美前期研究中一级区划的继续和深化。着重于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二级和三级分区研究,这是实施再造山川秀美十分必要的。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就是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各地山川秀美建设的具体目标,对生态、经济、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指标分析,进而做出能够反映不同地域再造山川秀美模式的综合性发展区划—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各地的山川秀美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具体着力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3)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4)应用实例研究。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GIS的多因素叠加分析等方法,结合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状,对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区划方法、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以陕西省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对我国各种区划成果的回顾和方法体系的分析 我国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由于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比过去的任何区划都要复杂的多。所以本文首先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项研究在思路和经验方面提供借鉴。 2.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研究 本区划研究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涉及多种因素。因此,在高层次的综合系统中划分不同的维度,即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度空间关系。在各子系统内部划分不同的层次,实行分层次分区。这为区划方法的研究和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方法研究 根据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首先,在三维度各子系统内,对不同层次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值;其次,考虑部分研究因子具有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各维度的区划。并应用自己编写的模糊聚类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出生态环境区划、经济发展区划、社会进步区划;最后,应用GIS的多因素叠加模型分析,对各维度的区划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山川秀美综合区。上述方法,在子系统内反映出不同的层次性,在山川秀美综合系统中反映了不同维度的空间关系,使得区划过程更科学、更快速,结果更准确。 4.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强调的是人与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的关系,同时,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是统一的。因此,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因子体系就必须反映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它们的协调程度,并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山川秀美目标,即“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富”,建立了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特征确定各因子的量化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层次中各因子的权重。为区划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 5.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根据调查资料,针对研究区的具体情况,编绘以区划因子体系为主题的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专题图。然后,进行GIS图层信息采集,建立在GIS系统管理下的各图层空间属性信息数据库。采用动态的、可视化的、交互的环境来处理、分析,显示他们的多种地理数据,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实施以及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6.以陕西省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划分出13个山川秀美综合区,并对各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陕西省再造山川秀美建设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