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萝卜、白菜、油菜中油菜素内酯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6h】

萝卜、白菜、油菜中油菜素内酯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寄主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影响

1.2寄主植物对小菜蛾幼虫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三种寄主植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特征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讨论

第三章 三种寄主叶片中油菜素内酯含量的测定

3.1. 材料及方法

3.2.结果分析

3.3.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发生规律

4.1 材料及方法

4.2 结果分析

4.3讨论

第五章 三种寄主油菜素内酯含量与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1. 材料及方法

5.2 结果分析

5.3 讨论

参考文献

导师组意见

致谢

基金项目及完成单位

作者简介

读研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之一,其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防治小菜蛾的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但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小菜蛾抗药性越来越强,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小菜蛾非化学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小菜蛾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防治小菜蛾的有效方法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测定小菜蛾对萝卜、白菜和油菜三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量、三种寄主中油菜素内酯含量及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含量、研究三种寄主植物对小菜蛾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特征的影响,探究了这三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结果如下:
  1.三种寄主植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特征及其取食量的影响:小菜蛾幼虫在萝卜、油菜和白菜上的取食量分别为93.3、105.0和114.7 mg/头,差异显著。小菜蛾取食萝卜、白菜和油菜后,幼虫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依次为8.6、8.5和7.6 d;种群内禀增长(r)依次为0.18、0.23和0.23,周限增长率(λ)为1.19、1.26和1.26,净生殖率(R0)为18.7、46.1和30.6。取食萝卜的小菜蛾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最低。小菜蛾对各供试寄主实际危害量占理论危害量的百分比为油菜(71.8%)>白菜(70.8%)>萝卜(53.0%),表明同一时间内,小菜蛾对油菜危害程度最大,白菜次之,萝卜最小。
  2.不同寄主植物叶片中油菜素内酯含量:萝卜、白菜和油菜叶片中油菜素内酯含量分别为13.43、19.73、22.27ng/g,萝卜叶片中的油菜素内酯含量极显著的低于白菜和油菜的。
  3.小菜蛾幼虫体内蜕皮激素的含量及饥饿处理后的小菜蛾体内的蜕皮激素含量:以每虫含量来衡量时,小菜蛾在3龄、4龄和蛹期各有一个蜕皮激素的高峰,分别位于2龄幼虫蜕皮后的12 h、3龄幼虫蜕皮后的16 h和化蛹后的48 h,滴度分别为2.06、13.34、9.15ng/虫。未交配的雌虫体内蜕皮激素的含量(4.39ng/虫)极显著的高于未交配的雄虫(2.99ng/虫)以及交配5天后的雌雄虫(F:2.33/虫,M:2.09/虫)体内的蜕皮激素含量(每12 h取样)。当每4 h取样时,可以在小菜蛾4龄幼虫期发现两个蜕皮激素高峰,分别位于16h和32h,滴度分别为11.37和16.82ng/虫。饥饿处理8 h后,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含量低于对照。以单位虫重含量来衡量时,小菜蛾在3、4龄和蛹期同样各有一个蜕皮激素的高峰滴度分别为2.46、2.76、2.06ng/mg(每12 h取样)。4龄小菜蛾在饥饿处理16 h、24 h和28 h时体内蜕皮激素显著低于对照。
  4.取食萝卜、白菜和油菜三种不同寄主叶片的小菜蛾体内的蜕皮激素的含量与寄主叶片中油菜素内酯的相关性:以每虫含量来衡量时,取食萝卜24h、32h、40h的小菜蛾4龄幼虫体内蜕皮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取食油菜和白菜的小菜蛾。以单位虫重含量来衡量时,取食萝卜16h、24h、40h的小菜蛾4龄幼虫体内蜕皮激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取食油菜和白菜的小菜蛾。由此可见,寄主叶片中的油菜素内酯的含量与小菜蛾幼虫体内的蜕皮激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