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的治疗研究
【6h】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的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调查

1 个体差异

2 眼部因素

3 全身状况

4 环境因素

5 基因因素

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 激光光凝治疗

2 手术治疗

3 经瞳孔温热疗法

4 光动力疗法

5 抗 VEGF 疗法

正文

实验一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之间玻璃膜疣沉积(干性AMD),继而引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湿性AMD)为临床特征,可导致中心视力严重损害的疾病。湿性AMD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因其致盲的患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随着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湿性AMD的发病不仅有着复杂的遗传学基础,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多重影响。例如,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的观点有吸烟、光照、高血压、PLEKHA1-LOC387715-HTRA1及CFH的基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可能与湿性AMD的发病相关。但是,关于AM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传统的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AMD均存在一定缺陷,最新发现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的失衡是导致CNV发生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因此针对VEGF控制CNV的发生已成为治疗湿性AMD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抗体(如贝伐单抗)。尽管全世界已有大量AMD相关病因学调查和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的研究,但其中并无有关中国人的大样本、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更缺乏规范化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CNV的有效数据。因此收集湿性AMD患者和与其配对的非AMD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湿性AMD患者中筛选出合适病例,进行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以评估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增强对湿性AMD发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寻找合适的干预对象,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我国湿性AMD的防治工作。
  目的:研究湿性AMD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可能与其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湿性AM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西京医院眼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湿性AMD患者84例,并选取与之性别年龄相近的同时间就诊的非AMD患者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及相关眼科检查,统计可能与湿性AMD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导致湿性AMD发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从84例湿性AMD患者中选取适合并同意接受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的16例患者(17只眼),用量1.25mg/0.05ml,间隔6周注射1次,共8次,而后分别间隔6周、4周各行随访1次。每次治疗前、后均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眼压、最佳校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病变最大厚度等指标。
  结果:AMD组平均年龄69.47±8.24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8.84±8.58岁,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将所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最终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吸烟(X1)、高血压(X2)、光照(X3)、BMI(X4)、白蛋白(X5)、同型半胱氨酸(X6)和维生素B12(X7),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吸烟(OR=0.03,95%CI=0.37)、同型半胱氨酸(OR=0.04,95%CI=0.34)、维生素B12(OR=0.03,95%CI=0.37)与湿性AMD的发病中具有密切关联。接受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的患者在治疗后均表现出显著改善,平均BCVA(ETDRS字母数)由基线时的55.36±10.49,提高至第2次注药后61.47±14.12、第3次注药后64.73±14.38、第4次注药后69.35±11.60、第5次注药后65.72±13.95、第6次注药后64.98±14.57、第7次注药后64.48±15.01、第8次注药后63.76±15.72、第9次随访63.05±16.36、第10次随访62.56±16.53;平均CMT和病变最大厚度分别由基线时的405.38±142.49μm和320.98±114.59μm,下降至第2次注药后397.21±137.82μm和303.38±116.34μm、第3次注药后386.10±140.33μm和295.54±120.49μm、第4次注药后364.18±121.60μm和277.82±108.60μm、第5次注药后358.72±138.48μm和275.12±117.16μm、第6次注药后359.12±109.51μm和273.82±102.59μm、第7次注药后360.02±135.27μm和277.10±98.36μm、第8次注药后363.16±112.31μm和273.92±110.56μm、第9次随访372.18±104.35μm和273.01±132.59μm、第10次随访377.96±116.53μm和279.49±112.65μm。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短暂的葡萄膜炎反应和眼压升高,并无其他严重的眼部或全身并发症。
  结论:吸烟、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低维生素B12水平可增加AMD的发病风险,利用戒烟、补充维生素等干预方式可能具有预防湿性AMD的作用。规律性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湿性AM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减轻黄斑厚度,减少CNV渗出,且副作用小,有望成为药物治疗湿性AMD的首选方法,但存在重复治疗的问题,因此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以明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