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6h】

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前言和文献回顾

1.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基础研究: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试验

1.1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1.2 90天亚急性毒性试验

1.3基因毒性之Ames试验

1.4基因毒性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1.5基因毒性之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1.6皮内刺激试验

1.7热原试验(家兔致热试验法)

1.8溶血试验

1.9细胞毒性试验

1.10致敏试验

1.11NiTi合金的皮下组织植入试验

1.12封堵器阻流体膜片的皮下组织植入试验

2.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1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附图

2.2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2.3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内科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3.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个人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新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方法,在200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为系统探讨这一新的手术方法及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一系列国家标准的生物相容性试验方法,检验房间隔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来判定房间隔封堵器用于人体植入的安全性,以及植入较长时间后可能潜在的风险。通过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体外循环外科手术以及内科介入封堵的临床对比研究,来检验该手术科学性与安全性。为进一步明确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前期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针对该手术的新的房间隔缺损分类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