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蔡志忠古籍漫画艺术研究
【6h】

蔡志忠古籍漫画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蔡氏漫画—中国漫画艺术新范式

2.1 时代语境下的漫画艺术

2.1.1 漫画艺术的时代嬗变

2.1.2 漫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与要素

2.1.3 读图时代下中国新漫画表现

2.2 蔡志忠古籍漫画的成功因素

2.2.1 对漫画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2.2.2 “蔡旋风”—市场传播状况

2.2.3 市场现象背后的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美学内涵:与当下读者的阅读碰撞

3.1 对经典的陌生化诠释

3.1.1 古文哲理的通俗化

3.1.2 古人形象的现代化

3.2 古籍漫画与观众的接受图式

3.2.1 读者与传统的“视界交融”

3.2.2 “前理解’’下读者的分类

3.2.3 蔡志忠古籍漫画对读者的视野改变

3.3 图文结合的阅读格式塔

3.4 本章小结

4 语言运用:完成主题表达的叙事要素

4.1 图像的视觉表现

4.1.1 人物设计

4.1.2 场景设计

4.1.3 漫画符号

4.2 文字与分格表现

4.2.1 文字表现

4.2.2 分格表现

4.3 本章小结

5 发展启示:文化创新的多媒介传播

5.1 蔡志忠古籍漫画的经验总结

5.1.1 对传统文化的表现与传播

5.1.2 契合了当下语境的阅读现实

5.1.3 在原著精神思想传达上的局限性

5.2 蔡志忠古籍漫画的多媒介传播

5.3 对于未来内地漫画创作发展的启示

5.3.1 当下内地漫画存在现状与困局

5.3.2 媒介环境中的未来发展去向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研究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蔡志忠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文本在媒介发展下吸引着现代大众的眼球,漫画作为以图像信息为主的艺术形式符合了当下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众审美心理。漫画艺术由于各地区各时期的文化流变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面貌,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大众审美等文化现象。如今现代故事漫画逐步取代传统讽刺漫画而占据着主要市场。而漫画艺术在以特定的语言形式为当下大众提供娱乐的同时,亦需要承载一定的人文信息与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漫画艺术本身在题材、社会功能等方面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下获得再创造与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漫画乃至动漫艺术需要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在娱乐审美的同时,融入文化内涵,从而发挥漫画艺术的文化信息传播功能。
   蔡志忠的古籍漫画正是中国新漫画的发展中的一个成功范本。经典的中华古籍通过漫画语言的诠释,以说明性的漫画叙事传达古人哲思,不仅弥合了大众的通俗文化与精英的传统文化,更是对漫画的艺术表现与社会功能的丰富与拓展。本文选取蔡志忠古籍漫画作为研究对象,恰是以这一创作范式为例,为后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找到成功的经验借鉴。本文从蔡志忠本人经历与艺术理念入手,在借鉴相关动漫艺术文本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美学相关理论的角度以及具体案例创作策略的角度,深入分析蔡志忠的一系列古籍题材漫画作品的风格、特点,探讨其在传统文化创新运用的方法论意义。首先,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本文寻求蔡志忠古籍漫画文本与美学、接受美学等艺术理论相互碰撞的火花。漫画中人物形象、哲理的传达在蔡志忠的合理创新下形成读者对古籍的“陌生化”体验,在受众的阅读中,漫画改变着读者的认知,同时读者的审美过程亦是对漫画的再创作。其次,从漫画文本的语言要素来说,图像、文字、分格的叙事构成是蔡志忠古籍漫画美学内涵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亦对漫画创作中三个创作要素分别分析,寻找蔡志忠如何在漫画语言形式的运用中实现美学的内涵。
   通过对蔡志忠古籍漫画的研究,反观中国当下的漫画乃至动漫的发展现实,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漫画突破了传统漫画的题材、形式、社会功能等局限,形成中国新漫画的多样发展,并与动画一起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立足当下,在产业繁荣的背后,漫画乃至动漫艺术在未来需要避免在内容上跟风、文化上照搬运用与创新上不力等问题,在多媒介甚至全媒体的传播语境下,更好发挥漫画乃至动漫艺术在民族文化的世界化传播的载体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