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硫酸盐竹浆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研究
【6h】

硫酸盐竹浆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目前我国造纸原料的现状

1.1.1我国竹子制浆造纸的概况

1.1.2竹子制浆造纸的优点

1.1.3我国竹浆漂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1.2纸浆漂白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3漂白的目的和漂白方法的分类

1.4目前纸浆漂白的发展状况

1.4.1国外纸浆漂白的现状

1.4.2国内纸浆漂白的现状

1.4.3我国纸浆漂白发展的局限性

1.5目前国内外对减少纸浆漂白废水污染的研究状况

1.5.1低硬度纸浆的生产技术

1.5.2改进洗浆工艺

1.5.3氧脱木素技术

1.5.4无元素氯漂白技术

1.5.5全无氯漂白技术

1.6纸浆过氧化氢漂白的现状

1.6.1金属离子对常规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1.6.2提高过氧化氢漂白效率的方法

1.7漂白机理

1.7.1常规过氧化氢漂白机理

1.7.2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机理

1.8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预处理段对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影响

2.1引言

2.2金属离子的测定

2.2.1锰离子的测定

2.3预处理条件和方式的选择

2.3.1酸预处理

2.3.2螯合预处理

2.4本章小结

3提高硫酸盐竹浆单段高温高压H2O2漂白效率的研究

3.1引言

3.2实验

3.2.1实验原料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实验方法

3.2.4分析测定

3.3结果与讨论

3.3.1过氧化氢用量对纸浆漂白的影响

3.3.2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用量比对漂白效率的影响

3.3.3反应压力对漂白效率的影响

3.3.4反应温度对漂白效率的影响

3.3.5反应时间对漂白效率的影响

3.4氧脱木素对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影响

3.5本章结论

4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新工艺的初步研究

4.1引言

4.2单段与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对比

4.2.1实验原料

4.2.2实验仪器与试剂

4.2.3实验方法

4.2.4分析测定

4.2.5结果与讨论

4.3螯合处理在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中的作用

4.3.1实验原料

4.3.2实验仪器与试剂

4.3.3实验方法

4.3.4分析测定

4.3.5结果与讨论

4.4本章结论

5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新工艺的研究

5.1引言

5.2实验原料

5.3实验仪器与试剂

5.3.1实验仪器

5.3.2实验试剂

5.4实验方法

5.4.1漂白预处理

5.4.2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

5.5分析测定

5.6结果与讨论

5.6.1反应压力的影响

5.6.2反应温度的影响

5.6.3反应时间的影响

5.6.4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5.7本章结论

6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6.2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6.2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课题采用未漂硫酸盐竹浆为原料探讨如何提高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漂白效率,实验中在对单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漂白效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新工艺,并且对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作了初步研究。 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对单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研究发现,经氧脱木素后的硫酸盐竹浆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通过控制其工艺条件,可以明显提高漂白效率,同时获得较高的粘度值。而未漂浆不经过氧脱木素处理直接单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将难以提高漂后纸浆的白度值。 2)经氧脱木素的单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实验过程中,改变漂白工艺条件(过氧化氢用量、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用量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实际消耗量变化很小,但是漂白效率明显提高,说明控制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抑制高温高压下过氧化氢的无效分解反应。实验中发现,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用量比对硫酸盐竹浆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漂白效率影响很大。 3)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即在相同的化学品用量和能量消耗情况下,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中过氧化氢的漂白效率高于单段漂白工艺。 4)在螯合预处理对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影响实验中发现,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预处理对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漂白效率的影响作用跟工艺中含有的过氧化氢漂白段数有很大关系。当段数由一段增加到两段时,漂白效率增加了39.8%。 5)对两段高温高压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研究中发现,Q(PO)1(PO)2工艺应控制(PO)1段反应条件为高压低温短反应时间而应控制(PO)2段为高温低压长反应时间,这样的漂白工艺条件不仅有利于明显提高过氧化氢的漂白效率而且有助于明显降低漂白过程中浆料的粘度损失。硫酸盐竹浆Q(PO)1(PO)2工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浆浓10%,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用量比1.3,MgSO4用量0.5%,Na2SiO3用量3%,(PO)1段和(PO)2段反应压力分别为1.2MPa和0.8MPa,(PO)1和(PO)2段反应温度分别为100℃和120℃,(PO)1和(PO)2段反应时间分别为30min和60min,(PO)1段和(PO)2段的过氧化氢用量分别为1%和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