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研制
【6h】

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钢渣的介绍

1.2 金尾矿的介绍

1.3 微晶玻璃的介绍

1.4 废渣-尾矿复合微晶玻璃

1.5 废渣-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

1.6 课题来源及实验内容

第2章 实 验

2.1 实验原料选择

2.2 实验配方设计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2.5 制定热处理制度

2.6 分析样品

2.7 测试样品性能

第3章 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配方优化设计及结果分析

3.1 优化实验配比

3.2 选择热处理制度

3.3 不同钢渣金尾矿含量对微晶玻璃物相的影响

3.4 不同钢渣金尾矿含量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3.5 不同钢渣金尾矿含量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制度对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热处理温度对钢渣-金尾矿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2 热处理时间对钢渣-金尾矿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钢铁和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钢渣和金尾矿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负担。本论文创新性的以钢渣和金尾矿为主料,辅以合适比例的添加剂,寻求最佳工艺方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钢渣和金尾矿的特性,并通过前期实验探索,本文将钢渣和金尾矿总用量控制在90%,选取钢渣含量分别占总量的85%、80%、75%、70%、65%、60%六组配方进行实验。利用 DTA热分析仪确定了钢渣-金尾矿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制度,对基础玻璃和热处理后的微晶玻璃进行 XRD分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表面形貌。同时对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密度、耐腐蚀性进行了测定,最终得出制备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最佳配方和热处理制度。
  钢渣-金尾矿复合微晶玻璃的物相种类不随原料配比变化,六组配方均以普通辉石为主晶相,以透辉石为次晶相。其衍射峰强度随金尾矿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并且随着金尾矿掺量增加,微晶玻璃样品的晶粒尺寸越来越小且趋于均匀,尺寸在0.1~1μm之间。微晶玻璃样品的抗折强度和密度随金尾矿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耐酸性随金尾矿掺量增加越来越好,耐碱性则相反。当钢渣含量为70%,金尾矿掺量为20%获得的微晶玻璃性能最佳,其抗折强度达到171.7 MPa,密度达到2.8g/cm3,并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在钢渣/金尾矿比例实验的基础上,对最佳比例的4#(钢渣70%,金尾矿20%)样品进行了最佳热处理制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制度的变化对微晶玻璃物相、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物相种类不随热处理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均是以普通辉石为主晶相,以透辉石为次晶相,衍射峰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热处理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会使样品中晶粒长大并趋于均匀致密,但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样品中出现微裂纹,当热处理温度870℃热处理120min时,样品表面晶粒均匀致密。4#微晶玻璃样品的抗折强度和耐酸碱腐蚀性随热处理温度增加和热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样品整体耐酸性要好于耐碱性,密度随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并最后趋于一致。最终确定其最佳热处理温度870℃,热处理时间120min,此时抗折强度达到171.7MPa,密度2.8 g/cm3,经酸溶液腐蚀后的质量损失率为0.18%,经碱溶液腐蚀后的质量损失率为0.2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