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研究——以青河县阿苇中心镇为例
【6h】

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研究——以青河县阿苇中心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新疆游牧民居住空间研究

2.1新疆游牧民地理环境概况

2.2新疆游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2.3新疆游牧民居住空间研究

2.4本章小结

3新疆游牧民现状定居点空间研究

3.1 游牧民定居的背景

3.2游牧民定居过程中居住模式的转变

3.3游牧民现状定居点空间研究

3.4定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本章小结

4青河县阿苇牧民定居工程研究

4.1项目背景概述

4.2阿苇灌区定居点规划

4.3中心镇总体规划

4.4本章小结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千百年以来,游牧民族依赖大自然放牧,伴随着周而复始的四季更替循环的迁徙移动,追逐水草来畜养牲畜。由于社会不断前进以及经济、政策、生态等种种因素带来影响,游牧民族开始从游牧逐渐走为定居。
  新疆有计划与大规模地推行牧民定居工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尽管牧民定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牧民传统观念的因素的制约,除了少数的具有初步规模的牧民集中定居点外,大部分的牧民也只解决了住房的基本问题,定居点的空间建设还存在着规划统筹不合理,配套设施缺乏,居住环境不满足牧民的认同感与归属心理,施工技术落后以及对新材料不了解等问题,牧民定居整体建设水平偏低。
  本研究以新疆的游牧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游牧民定居的空间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理论上梳理了牧民定居点建设的历程,对新疆游牧民族传统聚落及居住空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了现状牧民定居点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工程,运用前期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当代规划设计理论,以尊重地域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生产生活形态为前提,探索了适宜牧民定居点空间建设的规划理念与方法,该研究对于新疆游牧民族定居点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