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外热成像法探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研究
【6h】

红外热成像法探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红外热成像法测温原理及影响因素

3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调研

4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实验研究

5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判定指标研究

6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指标应用

7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前,随着建筑节能形势不断深入,节能评价工作从最初的建筑节能设计逐渐转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相配套的节能检测手段也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并与其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节能检测工作的发展。国内外对于红外热成像法的探测建筑热工缺陷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需要在现有红外辐射理论以及既有节能检测手段的基础之上,将对利用红外热成像法检测的被测表面真实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引起红外热成像法测量误差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简要介绍本研究所用仪器,指出仪器的性能参数符合本研究需要。
   为了进一步进行红外热成像法探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研究,作者将通过走访若干个住宅小区及施工现场,实地调研既有君住建筑及在建建筑的围护结构现状,确定既有建筑中存在的热工缺陷主要有墙体表面渗漏、饰面层或抹灰层空鼓脱落、保温层缺失遗漏问题、门窗冷风渗漏、预留孔洞、建筑连接部位的冷热桥、主体结构缺砖少块、主体结构表面裂缝等等类型,并将综合分析其产生原因。
   基于上述红外辐射理论及居住建筑现状调研,作者将选择既有居住建筑中所存在的保温板锚固钉部位,在西安典型的冬季采暖期内分别使用接触式热电偶法与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法进行测试研究。分析表明,当对比红外热成像法与热电偶法时,这两种方法存测点部位测量数据基本接近,存计算测点的表面平均温度上,热电偶法明显表现出劣势,测温误差较大,这一点也证明了热电偶“以点代面”测温的不足;同时,将利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在外保温板锚固钉存在或不存在两种情况下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值,对比证明外保温板锚固钉的存在基本不影响整体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最后,作者将对国内外既有的红外热成像法判断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研究成果做出简要介绍,井结合前期实验对各种方法进行验证,以此寻找出量化缺陷等级的最佳方法,并将该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前期调研对象的量化研究验证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