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研究——西安古城区民居保护探究
【6h】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研究——西安古城区民居保护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2 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调查分析

3 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安传统民居建筑

5 西安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以开通巷30号民居为例

6 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理论研究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和院落形式。而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是承载西安地区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形制、院落构成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积淀。
   本篇论文是研究民俗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空间关系的论文。以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理论根据,以及相关的民居建筑、民居文化等书籍为参考。首先调查了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的院落特点、民居类型以及保护现状;然后分析西安地区民俗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居建筑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居中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并通过对西安开通巷30号民居进行实地调查,提出传统民居保护理论以及保护措施。认识到在传统民居的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好传统民届建筑,又要保护好存在于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保护。
   本篇论文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获取详尽资料,力求从中发现和挖掘西安民居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风貌格局、历史信息以及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实现民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存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向保护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