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比较研究
【6h】

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2.理论综述

2.1 CEO自主权相关理论

2.2 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2.3 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研究

2.4 知识型企业相关研究

2.5 新-老CEO对企业治理的影响研究

2.6小结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知识型企业资深CEO自主权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

3.2 知识型企业新任CEO自主权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

3.3 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操纵效应比较

4.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2变量操作定义

4.3 实证模型设计

4.4 主要研究变量的正态性检验

4.5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4.6 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4.7 相关性分析

4.8 多重共线性分析

4.9 自相关问题分析

5.实证分析

5.1知识型企业资深CEO自主权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5.2知识型企业新任CEO自主权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5.3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差异

5.4进一步研究

6.1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6.2 对策建议

7.1研究结论

7.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有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忽视了新-老CEO之间的对比。企业通过变更CEO提升竞争力已成主流,如何有效重置CEO自主权和修订薪酬制度成为此类企业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知识型企业作为CEO变更频率最高的企业群体,日益成为市场主角,被认为是知识经济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单元。因此,研究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及动机差异,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从国内外研究中总结了CEO自主权相关理论及其对高管薪酬的操纵效应,并重点阐述了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研究,评述了知识型企业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设计了实证分析模型,用因子分析构建了科学的CEO自主权指标体系,并采用2008-2015年知识型上市公司数据,按照企业规模相当的原则分为新-老CEO两个样本。总体样本数据2624个,其中新任和资深CEO样本各1312个。
  本文用正态性检验、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方法检验了数据,保证了数据的质量,并采用曲线拟合、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发现:(1)知识型企业新任CEO与资深CEO自主权都正向影响高管薪酬差距,但新任CEO的影响效应明显弱于资深CEO;(2)知识型企业新任CEO与资深CEO自主权各维度中,除资深CEO关系权之外,都正向影响高管薪酬差距,且新任CEO自主权各维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弱于资深CEO;(3)知识型企业新任CEO自主权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强于资深CEO;(4)知识型企业新任CEO样本中高管薪酬差距正向影响公司绩效,资深CEO样本中的高管薪酬差距负向影响公司绩效;(5)知识型企业新任CEO自主权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性,资深CEO自主权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负相关性;(6)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操纵效应与传统型企业一致。
  综上所述,知识型企业新-老CEO自主权都正向操纵高管薪酬差距,但其操纵动机不同,资深CEO自主权操纵高管薪酬差距主要是直接的利己性动机,而新任CEO自主权操纵高管薪酬差距则主要是间接的利企性动机。本文拓展了CEO自主权和高管薪酬差距的研究领域,对CEO变更前后的知识型企业CEO自主权配置和薪酬制定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