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6h】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正文摘要

引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艰难恢复阶段(1978~1984)

二、逐步展开阶段(1985~1994)

三、不断深化阶段(1995~2004)

四、体系创新阶段(2005年至今)

第二章 新时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内涵、特征和理性思考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内涵

(一)素质的基本含义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内涵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特征

(一)政治性

(二)综合性

(三)主动性

(四)实践性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现状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目标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原则

(一)德能兼备原则

(二)合理规划原则

(三)以人为本原则

(四)正激励为主原则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内容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资源配置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三)提升知识储备和教育理论素养

(四)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五)提升创新意识,塑造健康身心

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途径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外部途径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内部途径

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机制

(一)从业入门机制

(二)特殊培训机制

(三)淘汰管理机制

(四)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和表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在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内容反映出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追求,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协调统一,其理论的丰富内容和科学性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伟大人格和道德精神彼此渗透。这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计。
  本文先阐述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文献阅读法找出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会议文件,理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内涵、特征,并通过理性思考得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接下来,通过分析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调查报告,意在说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最后,使用系统研读法和分析归纳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寻找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对策,通过对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机制等问题的叙述,试图科学的构建起符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