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波纹板内气液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6h】

波纹板内气液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气液分离的机理与分类

1.3 波纹板气液分离原理

1.4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波纹板气液分离动力学理论研究

2.1 液滴在波纹板通道内的受力分析

2.1.1 气流对液滴的曳力作用

2.1.2 液滴受到的其他作用力

2.2 液滴运动方程

2.3 波纹板气液分离机理模型

2.3.1 波纹板内层流弯曲流动的塞流模型

2.3.2 波纹板内湍流流动时的横混模型

2.4 波纹板气液分离性能及影响因素

2.4.1 主要性能

2.4.2 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理论

3.1.1 数值模拟方法和分类

3.1.2 气液两相流模型

3.1.3 离散相模型

3.1.4 湍流模型

3.1.5 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耦合

3.2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数值模拟

3.2.1 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3.2.2 计算策略

3.2.3 边界条件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 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波纹板结构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

4.1 基本参数的确定

4.1.1 液滴的尺寸分布

4.1.2 计算工况

4.2 波纹板分离效率的分析

4.2.1 流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4.2.2 波纹倾角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4.2.3 板间距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4.3 波纹板进出口压降的分析

4.3.1 流速对压降的影响

4.3.2 波纹倾角对压降的影响

4.3.3 板间距对压降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纹板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5.1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设计

5.1.1 雾化装置

5.1.2 分离装置

5.1.3 测量系统

5.2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测试方法

5.2.1 测试步骤

5.2.2 分离效率计算

5.3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5.3.1 效率特性

5.3.2 压降特性

5.4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5.4.1 分离效率的比较

5.4.2 压降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波纹板是气液分离器内重要的分离元件,其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是一种涉及气液两相相互作用,并且伴随液滴的聚结和破碎等许多复杂物理现象的两相分离运动。国内对波纹板的研制主要依靠经验设计和反复实验,目前对气液两相在通道内的流体力学特性以及分离过程中的理论化数学模型均鲜有报道。
  基于液滴动力学理论,对波纹板通道内液滴的行为进行了受力分析,将横混模型引入波纹板气液分离理论的研究中,建立了描述通道内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波纹板分离效率及压降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适合弯曲流线流动的RNG k-ε模型,对液滴粒径按Rosin-Rammler函数分布的携液气体在不同入口气流速度、板间距及波纹倾角组合下的流场进行了模拟,考虑到气流与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DPM离散相模型对液滴的运动进行跟踪计算,得到各参数对分离效率、压降的影响以及液滴的运动轨迹;研制开发波纹板气液分离性能测试实验台,可实现最高气流速度为18m/s,实验台雾化系统稳定,雾滴主要分布在100μm以下,可以对不同板间距、波纹倾角的波纹板进行分离性能测试。实验针对波纹板的分离效率和压降这两个主要指标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论文最后提出波纹板倾角参数设计时不宜超过45°等一些建议。
  将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波纹板内气液两相分离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波纹板气液分离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这不仅利于高效波纹板分离元件的开发,而且对气液分离器向高效、紧凑型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