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风险的产生与防范——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诠释
【6h】

金融风险的产生与防范——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诠释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方法及工具

1.3结构安排

第二章金融风险溯源Ⅰ: 隐含的信用关系的断裂与转变

2.1脱域及其带来的货币信用风险

2.1.1货币、信用及其历史变迁

2.1.2支付于时-空层面的断裂及其引发的信用风险分析

2.2银行信用转变的金融风险表现

2.2.1银行信用的历史变迁

2.2.2信用关系转变的金融风险表现

2.3信用风险的外化

2.3.1金融风险的类型描述

2.3.2定义的重新表达

2.3.3信用危机的扩展式说明:经济发展的供给性信誉制度障碍和需求性信誉制度障碍

2.4小结

第三章金融风险溯源Ⅱ:制度缺失引致的契约不完备

3.1信息与合约

3.1.1信息的不对称

3.1.2存贷契约的不完备

3.2权利分配与制度安排

3.2.1权利分配的制度探源

3.2.2制度内涵的再表达

3.2.3礼:制度演进轨迹的历史证明

3.2.4制度安排与博弈的解

3.3关系流程

第四章我国银行业改革: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路径选择

4.1中国社会制度结构演进及其金融表象

4.1.1中国社会制度结构之演化路径

4.1.2“礼”与“法”的交融:中国中间层制度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4.2中国社会制度结构的金融表达

4.3我国银行业制度结构现状与国际比较

4.3.1建国后我国银行业体制变革

4.3.2国内外银行业制度结构比较

4.4几个问题的阐述

4.4.1风险连动

4.4.2风险防范与化解临界点

4.5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路径依赖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愈发密切,金融风险同益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金融风险之所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其危害之大足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该文运用博弈论、契约理论等研究工具,从连接各经济利益主体之信用链条的功效出发,分析了不同的制度结构和特定的制度演进路线对信用链条维系的主体之间权利和信息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对金融风险问题做出经济学的新鲜解释,并以存在于银行与储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倒逼出银行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继而沿着历史的轨迹讨论了中国社会制度结构演进过程及现状,以期从制度层面深度挖掘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