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靖边潜台东侧马五段储层评价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6h】

靖边潜台东侧马五段储层评价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1.5取得的主要结论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及古岩溶

2.1区域地质概况

2.2古风化壳与古岩溶

第三章研究区地层系统和气藏类型

3.1马五段地层划分

3.2沟槽

3.3沟槽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关系

3.4气藏类型及气藏剖面对比

3.5构造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关系

3.6气层厚度

第四章沉积相与沉积微相

4.1沉积相概述

4.2沉积微相划分

4.3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4.4沉积微相纵向特征

第五章成岩作用和孔隙类型

5.1岩石学特征

5.2成岩作用

5.3孔隙类型及孔隙充填物

5.4孔隙演化特征

第六章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6.1岩心物性参数特征

6.2测井物性参数特征

6.3非均质性

6.4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作用

第七章储层综合评价

7.1天然气富集规律

7.2储层综合评价及展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及地质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分析、测井及其解释、物性分析及高压压汞、电镜扫描和阴极发光分析、试气评价等为手段,以孔隙形成与演化为线索,以陕200井区为解剖点,对靖边气田东部下奥陶统马五段储层特征和天然气富集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到了相关认识,为靖边气田东扩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开发建议。 (1)研究区构造环境较为稳定,马五段顶部各小层的隆起和凹陷区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似性。研究区发育东西向展布的2排鼻状隆起,对天然气的富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发育的3条沟槽,对马五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2)研究区沉积环境以广泛发育的云坪为主体微相,以含膏(膏)云坪为次主体微相。不同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类型造就了研究区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及晶间孔为主,次为溶孔和膏模孔。广泛发育的微裂缝很好地沟通了各类孔隙,并且是天然气经由沟槽垂向运移转为侧向进入储层并在储层内部运移的主要通道。对于马五段储层各小层而言,沟槽与微裂缝的配置关系越好,即垂向通道和侧向通道配置越好,天然气富集程度越高。 (3)在沉积、成岩作用所形成的非均质性基础上,裂缝的发育程度又对非均质性起着控制作用。裂缝发育区,裂缝能够提高晶间溶孔及晶间孔、溶蚀孔洞、膏模孔等的连通程度,尤其当裂缝密集发育区与大量溶蚀孔洞叠合时,通常形成高产气藏。但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又会加重裂缝发育区和非发育区间的非均质差异,导致气藏分布面积与天然气富集程度在研究区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 (4)研究区储集空间分为4种孔隙组合类型,并以裂缝—溶孔—孔隙组合类型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气田东部主力层仍为马五13、马五14和马五22小层。马五41小层在气田东部变差,不能作为主力层。根据建立的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区以厚度相对稳定、连片发育的较好储层(Ⅱ类)和中等储层(Ⅲ类)为主。这两类储层孔隙和微裂缝匹配良好,储渗能力强,含气面积大,但其非均质性应在勘探开发中予以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