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的确立
【6h】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的确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1研究缘起

1.2文献综述

1.3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解放日报》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情境

1.1延安这一特殊的封闭环境

1.1.1延安的地理结构

1.1.2延安人口结构的变迁

1.2抗战背景下革命机制的发动

1.3“抗战中的延安”背后的力量博弈与整合

第二章《解放日报》成为“一张完全的党报”之路径转变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毛泽东VS王明

2.2延安整风逻辑——《解放日报》改版的内在路径结构

2.2.1延安整风的历史情境考察

2.2.2延安整风逻辑分析——《解放日报》改版的内在路径结构

2.3向“完全党报”转变——《解放日报》整风运动中的路径转变

2.3.1《解放日报》整风改版前情况概要

2.3.2向“完全党报”的转变——《解放日报》在整风中的路径转变

2.4延安整风改版后《解放日报》的表现形态

第三章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的确立

3.1从《解放日报》改版《致读者》说起

3.2中共党报延安范式操作结构

3.3中共党报延安范式内涵的四性结构

3.4延安党报,大众传播抑或是指导机关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延安《解放日报》的创办特别是1942年的改版,在中共党报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提供了分析与阐释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确立的历史情境与脉络。并对改革开放后的党报改革提供思考的参考。解放日报的创办和改版发生于“抗战时期的延安”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之中。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边区群众及其一切抗战力量之间复杂的利益关联与博弈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为解放日报转变成完全的党报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统一性基础。1942年的整风改版,完成了延安解放日报向“完全党报”的路径转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最终,确立了适应于战争年代农村办报环境的中共党报之延安范式。“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共同构筑了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的内涵和运作机制;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其路径选择;版面设置、典型报道、通讯员网络建设等办报实践保证运作机制的贯彻;同时,与之相关联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等共同实现了中共党报延安范式的立体构建。 因而,延安解放日报所构筑的中共党报延安范式是特定历史情境,特定路径选择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党报改革”对其的吸收应去“经典化”,在“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