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6h】

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和独创性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理论背景

1.1.2实践背景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

2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发展过程

2.1居住空间与居住空间分异

2.1.1居住空间的含义

2.1.2居住空间分异的含义

2.2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时空演化过程

2.2.1原始社会居住空间

2.2.2奴隶社会居住空间

2.2.3封建社会居住空间

2.2.4近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

2.2.5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

2.3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历史演化的内在动力

2.3.1经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2.3.2社会劳动分工引起的社会阶层分化

2.3.3居民个体择居行为的不同

2.3.4城市规划思想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影响

3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化过程

3.1相关概念解析

3.2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分化的互动关系

3.3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化表现

3.3.1稳定性

3.3.2生态空间势位与社会阶层的等效性

3.3.3迁移与社会流动的互动

3.3.4异质性与不平等

3.4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化结果

3.4.1居住空间分异成为阶层分异的标志

3.4.2居住空间分异强化、丰富社会分化的内涵

4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4.1居住空间分异产生的社会背景

4.1.1多层次住区空间分化为居住空间分异提供了物质前提

4.1.2住房商品化为居住空间分异提供了政策条件

4.1.3自主性择居行为为居住空间分异提供了实现途径

4.2居住空间分异的具体表现

4.2.1居住水平差距较大

4.2.2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4.2.3居民价值取向差异显著

4.3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4.3.1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阶层分化

4.3.2住房分配方式的改革加快了居住空间分异

4.3.3家庭的居住迁移成为居住空间分异的必要条件

4.4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的空间作用过程

4.4.1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的混合作用过程

4.4.2居住空间的渗透演替过程

4.4.3家庭生活周期的作用过程

5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总结

5.1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类型

5.1.1动力结构类型

5.1.2社会效果型

5.2居住空间分异的模式总结

5.2.1前工业化社会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式

5.2.2工业化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式

5.2.3新兴工业国家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式

5.3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的演化

5.3.1传统时代

5.3.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5.3.3社会主义准市场时期

6杨凌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研究

6.1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历史过程

6.2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

6.2.1政策导向与城市规划引导

6.2.2居民职业构成

6.2.3产业发展需求

6.2.4地域生态条件

6.3城市居住空间现状特征

6.3.1缺乏统一规划,新老住区不协调

6.3.2居住类型简单,层级划分不明显

6.3.3居住空间二元结构明显

6.3.4住宅区内部居住水平差异较大

6.4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

6.4.1融合城乡居住空间,消除城乡居住“二元结构”

6.4.2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改善居住环境

6.4.3平衡居住的分异性与混合性,弱化居住隔离

6.4.4加大住区周边公共设施投入,缩小住区外部环境差异

6.4.5社区建设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并重,创造多样化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杨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基础上,将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规律直接应用于杨凌城市居住规划实践之中,为城市居住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避免其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出现类似于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 (1)从发展的视角考察人类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并分离出居住空间演化的主导力量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社会劳动分工引起的社会阶层分化、居民个体择居行为的不同和城市规划思想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影响。 (2)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化过程。并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多视角、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住房分配方式的改革以及家庭择居行为三个方面。 (3)根据上述两个方面的系统分析,并基于一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实践及其规律,对陕西杨凌这一具有特殊发展演变过程的城市居住空间扩展动力机制、演变过程及其居住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杨凌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布局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