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动IP语音通信系统音频编解码器的研究
【6h】

移动IP语音通信系统音频编解码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2移动IP语音通信技术概述

1.2.1移动IP技术简介

1.2.2移动IP语音通信概述

1.2.3移动IP语音通信面临的问题

1.3语音编解码器概述

1.3.1语音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iLBC语音编解码器概述

1.4 SIP协议简介

1.5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第二章移动lP语音通信系统的实现技术

2.1移动IP与SIP移动性

2.1.1移动IP工作原理

2.1.2 SIP移动性与移动lP

2.1.3选用SIP的原因

2.2 SIP相关协议

2.2.1 SIP协议分析

2.2.2 SDP协议分析

2.2.3 RTP/RTCP协议

2.2.4 NAT技术

2.3 小结

第三章移动IP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3.1系统设计

3.1.1系统需求

3.1.2设计思想与开发环境

3.1.3系统设计

3.2系统的实现

3.2.1协议栈模块的实现

3.2.2 Server模块的实现

3.2.3 NAT模块的实现

3.2.4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

3.2.5 RTP/RTCP模块的实现

3.2.6语音模块的实现

3.2.7应用程序的实现

3.3小结

第四章iLBC音频编解码器的研究与性能分析

4.1移动lP环境对音频编解码器的要求

4.2 CELP算法[22]的主要技术分析

4.2.1线性预测技术

4.2.2 Levinson-Durbin递归算法

4.2.3线谱对(LSP)分析

4.2.4语音信号的矢量量化

4.2.5感知权重滤波器

4.3编解码器原理

4.3.1编码器原理

4.3.2解码器原理

4.4iLBC音频编解码器的性能分析

4.4.1 iLBC的性能分析

4.4.2iLBC的技术优势

4.4.3 iLBC适合移动lP环境

4.5 小结

第五章iLBC音频编解码器的软件实现及优化

5.1 iLBC的软件实现

5.1.1浮点源代码的分析

5.1.2iLBC编解码算法的实现

5.2优化方案

5.2.1算法优化

5.2.2代码优化

5.3算法仿真测试

5.3.1算法优化前后运算量比较

5.3.2语音数据分析

5.4小结

第六章系统实现与测试

6.1系统实现

6.1.1系统的实现

6.1.2系统效果

6.2系统测试

6.2.1测试环境

6.2.2测试结果

6.3小结

结束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设计的移动IP语音通信系统,支持无线网络环境下移动节点的移动性,而且在移动过程中仍然保持较好的语音质量。包含的主要工作: 1、本研究了SIP协议和iLBC语音编解码标准,给出了一种使用SIP协议和移动 IP 相结合来实现移动IP,语音通信系统的方案; 2、通过对iLBC性能和技术优势的分析,提出了语音模块使用iLBC语音编解码器的方案; 3、在VC6.0 下使用C++语言实现了基于iLBC标准的语音编解码器; 4、为了满足移动口环境实时性的要求,对编解码器进行了软件优化。 在总体设计方面采用的是模块化思想,移动 lP 语音通信系统被分为 SIP 协议栈模块、Server模块、NAT模块、网络通信模块、RTP/RTCP模块、语音模块和应用程序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实现较为方便。 本文实现的移动 IP 语音通信系统,在固定网络环境下通过连接、信令和语音质量等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各项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