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分析
【6h】

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农产品定价相关的货币工具介绍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本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效应

2.1模型分析

2.2实证检验

2.3实证结论

第三章 货币冲击对农产品价格超调的分析

3.1农产品价格超调机理分析

3.2模型与数据

3.3广义脉冲函数

4.4模型研究结果

4.5农产品价格超调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第四章 本文结论

4.1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4.2农产品价格超调

4.2论文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农产品价格波动关乎社会民生,异常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经济萧条,工人失业,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机理意义非凡。我国政府联合中央银行、各级行政部门,借助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农产品市场价格。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政府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对稳定农产品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突发情况下,有时也会存在弊端,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2011年国内灾难频发,国内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现有的货币政策不能完美的调节其价格波动,稳定市场。所以深入的研究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十分重要。 通过研究的已有的学术成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政策、农产品供需关系、农产品供给渠道、国际市场及农产品金融市场的影响,对于货币供给及通货膨胀的研究涉猎较少,并且没有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进行详细研究,所以本文就此对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研究。结合改革开放激荡三十年的货币政策变更,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围绕紧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因此,借助LSTAR模型将历年来的货币政策状态进行科学分区,在不同区制上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变化问题。在与工业价格变动指数比较过程中发现:基于相同的货币政策,农产品价格波动更加敏感。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应用了时间序列方法,借助VEC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超调的作用机理。其中涵盖的计量方法有:格兰杰因果检验,LM检验、稳定性检验、协整方程组的估计、Johansen协整检验等 本文借助LST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状态分布,消除了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分区时的状态跳跃,用平滑的方式过渡货币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工作中的货币政策。另外,基于价格传导机制和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农产品价格超调的机理,更加合理的找寻农产品价格超调的证据。 本文采用2004一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的货币供给、农产品价格、信贷、利率等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整工具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首先,探究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效应,通过确立LSTAR模型,借助LM检验确定门限和转换参数,分析两区制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利用广义脉冲函数对比不同转移变量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结果表明:门限值小于0.1754的状态,即经济紧缩状态;区制二是门限值大于0.1754的状态,此时经济表现为扩张。在经济紧缩状态,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比在经济扩张时敏感(0.93>-0.43;|-0.59|>|-0.40|)即不同区制下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效应。再者,基于价格预期理论和产业链传导理论,分析货币供给冲击对农产品价格超调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年—2017年的实际数据验证农产品价格超调。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调节主要通过货币工具;(2)短期的货币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工业品;(3)农产品价格在高通货膨胀情况下更加容易波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