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番茄褪绿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环保酵素对番茄褪绿病毒病抗性影响的研究
【6h】

番茄褪绿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环保酵素对番茄褪绿病毒病抗性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1番茄褪绿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1.1.2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症状

1.1.3番茄褪绿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寄主范围

1.1.4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1.1.5番茄褪绿病毒病分布地区

1.1.6番茄褪绿病毒的检测方法

1.1.7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1.2.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分类

1.2.2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

1.2.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寄主范围

1.2.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1.2.5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布地区

1.2.6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方法

1.2.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1.3番茄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环保酵素的发展现状

1.4.1环保酵素的起源及制作

1.4.2环保酵素的作用

1.5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1样品采集

2.1.2试剂与耗材

2.1.3主要试验仪器

2.1.4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试验设计及方法

2.2.1番茄褪绿病毒RT-PCR检测方法优化

2.2.2样品RNA提取

2.2.3cDNA的合成

2.2.4样品DNA提取

2.2.5PCR扩增

2.2.6PCR产物的检测

2.2.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2.8环保酵素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2.2.9环保酵素影响番茄对ToCV抗病性的效果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1引物灵敏度的比较

3.1.2引物特异性比较

3.1.3RT-PCR检测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

3.2.1陕西关中地区ToCV的检测

3.2.2ToCV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扩增

3.2.3ToCV分离物热激蛋白基因扩增

3.3番茄褪绿病毒的序列相似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3.4番茄褪绿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合侵染分析

3.5荧光定量PCR检测

3.5.1引物特异性PCR检测

3.5.2qPCR检测番茄褪绿病毒

3.6环保酵素对番茄幼苗生长及ToCV抗病性的影响

3.6.1环保酵素对番茄幼苗的影响

3.6.2环保酵素对番茄抗番茄褪绿病毒的影响

第四章问题与讨论

4.1番茄褪绿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4.2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4.3番茄褪绿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合侵染

4.4番茄褪绿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5环保酵素处理对番茄幼苗及对番茄褪绿病毒病抗病性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番茄褪绿病毒病(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最近新发生的为害番茄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与其有关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关于褪绿病毒基因组结构、被侵染植株褪绿病毒分子检测、以及对防控褪绿病毒病暴发的有效措施等方面都还不清楚,迫切需要对ToCV病害进行精准鉴定和及时防治。本研究通过对选自文献报道和重新设计的6对ToCV的RT-PCR检测引物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灵敏度、稳定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并对影响RT-PCR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应用于咸阳兴平市、咸阳泾阳县、咸阳三原县、渭南富平县、宝鸡太公镇、咸阳武功镇、咸阳五泉镇、咸阳杨陵区、西安阎良区、西安高陵区、铜川野狐坡村、铜川水峪村等地温室大棚内的番茄植株ToCV的检测,对ToCV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复合侵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对ToCV基因组CP(Coat protein)和HSP70(Heat-shock protein70family)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内已登录的ToCV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一致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探究了陕西关中地区番茄种植产区ToCV类型及其与TYLCV复合侵染的发生及分布情况。此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ToCV的侵染进行检测,精确判断感病植株不同部位的病毒含量,为后续研究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趋势奠定研究基础。另外,初步探究了环保酵素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试图探索一种预防ToCV发生的新栽培措施。 主要结果如下: (1)引物To-CP-F/R-1和SDLC-HSP-F/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好。引物To-CP-F/R-1扩增最适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在48.0~64.0℃之间,引物浓度区间为4~10μM。引物SDLC-HSP-F/R扩增最适退火温度在40.9~64.3℃范围内,最适引物浓度为4~10μM。 (2)陕西关中地区番茄产区ToCV检出率为40.94%。对获得的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分离物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除与台湾和广东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较低外,与其他地区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6%以上。并对已获得分离物和Ge nba nk中已登录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得分离物均聚类在同一分组上,除与台湾及广东的距离较远外,与国内分离物均较近。可推断国内ToCV具有共同的传播来源。与美国的亲缘关系最近,西班牙的亲缘关系最远。 (3)进行ToCV检测的同时进行TYLCV的检测,检出率为69.79%,该病检出率高于前者。表明陕西关中地区番茄产区温室大棚内番茄上存在两种病害复合侵染的情况。 (4)本研究在稳定RT-PCR检测方法的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进行快速鉴定,对RT-PCR检测结果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对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进行检测,发现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病毒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5)一定稀释比例的环保酵素不仅对番茄幼苗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也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说明适当稀释比例的环保酵素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但从发病调查结果和检测结果来看,环保酵素对增强番茄植株对ToCV抗病性的作用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