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蓝不易出胚材料小孢子高效培养及DH株的多态性分析
【6h】

甘蓝不易出胚材料小孢子高效培养及DH株的多态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概念

1.2甘蓝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1.3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

1.4甘蓝再生植株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

1.5构建DH群体用于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1.6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2.2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甘蓝小孢子高出胚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3.2甘蓝根系再生植株技术研究

3.3甘蓝SSR特异性引物的筛选以及亲缘关系分析

3.4甘蓝单花蕾培养对不易出胚材料出胚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甘蓝小孢子高出胚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4.2甘蓝再生植株技术研究

4.3甘蓝DH株亲缘性分析

4.4甘蓝单花蕾培养技术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出胚率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建立甘蓝DH植株根系再生植株体系,并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 DH 群体进行SSR 分析,构建甘蓝 DH 系的DNA 指纹数据库,为甘蓝品种特异性、真实性、亲缘关系以及杂交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小孢子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PEG4000、PEG6000、DMSO以及四种碳源对甘蓝诱导出胚效果的影响。甘蓝DH植株根系再生时培养基种类、不同6-BA和NAA浓度配比、根龄对植株再生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因型植株再生能力差异性分析。利用近源物种1500对引物筛选出具有特异性、稳定性的引物来分析同母株来源的DH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和基因差异性,田间调查甘蓝DH株的变异系数。针对难出胚材料,通过微型化甘蓝小孢子培养流程的研究来建立甘蓝单花蕾培养体系,探讨甘蓝单花蕾培养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在甘蓝小孢子培养的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PEG4000、PEG6000、DMSO和不同的碳源与对照相比均能显著的提高甘蓝小孢子的膨大比率和出胚率,诱导效果在三种材料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材料X17-4在0.0125M的PEG4000的处理下,出胚率达到最高12.9胚/蕾。材料438中添加0.2%的DMSO出胚率能达到最大值13.5胚/蕾。材料X17-4的出胚率在0.2M蔗糖+0.2M山梨醇的处理下达到最大15.2胚/蕾。 2.利用甘蓝DH系根系进行外植体扩繁是有效的扩繁方式。20d根龄的甘蓝根系外植体在MS+0.030 mg/L NAA +4.5 mg/L6-BA+6mg/L AgNO3培养基上能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愈伤诱导率和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96.0%和82.0%。甘蓝三种基因型DH植株根系间诱导分化结果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甘蓝基因型是影响根系再生植株的一个主要因素。 3.从1500对甘蓝近源物种引物中筛选出26对能扩增出特异片段的引物,用这26对引物对47份甘蓝同母株来源的小孢子植株DNA进行扩增,得到了10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43条,多态性带的比率为41%,平均每个引物产生了4.07条带和1.72条多态带。同母株来源的DH小孢子植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差异性,结论与田间性状调查实际相符。DH 系的开展度变异系数为 10.54%,株高的变异系数为 11.49%,外叶数的变异系数为15.84%。 4.观察发现小孢子单花蕾培养在充沛的诱导培养基里悬浮培养,可经过完整的游离小孢子胚发育途径发育成胚。材料438经单花蕾培养初步得到10胚/蕾的出胚率,甘蓝单花蕾小孢子培养是一种有效的获得更多的胚状体的新途径,具有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