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洱源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点建设方案
【6h】

洱源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点建设方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面源污染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社会经济

2.3 种植业及其污染排放情况

2.4 示范点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 方案设计依据

3.1 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3.2 方案设计的原则、目标及指导思想

3.3 方案的提出及总体布置

3.4 技术支撑路线

3.5 示范区具体概况

第四章 集成方案

4.1 源头减量

4.2 过程阻断

4.3 养分循环利用

4.4 预期效果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湖泊的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洱海水质日趋恶化,蓝藻、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发。氮磷污染上升与面源污染直接相关,尤其是种植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化肥农药施用过量、田间水分管理粗放等,严重影响洱海水质。洱源县是洱海北部源头,承担着洱海每年70%的径流量,种植业是其支柱性产业,但由于洱源种植业集约化程度高,不合理生产普遍,成为洱海氮、磷营养盐的主要输入区域。因此洱源种植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是解决洱海富营养化问题的重点,洱源河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对于整个洱海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学者已经对洱海地区面源污染进行了研究与防治对策,但由于只是局部的,单一的治理,虽然效果显著,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面源污染的形成,而本示范点设计方案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种植业面源污染浓度低,分布广,难治理的问题,利用“4R”技术整合现有技术手段来达到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治理,以减少种植业氮、磷排放负荷。其核心思想是,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联合运用,实现污染物的区域联控。 本文主要针对洱源县种植业中的水旱轮作系统,在对其进行面源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洱源地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的方案。首先提出种植结构调整、生态田埂设计和农田排水回灌、水稻控制灌溉、土壤改良等技术相结合的源头控制措施。进而通过设置生态沟、净化池、阻控塘等污染物过程阻断技术以及尾水回灌等养分循环技术进一步削减氮磷负荷,达到减少种植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实现控源、减排、循环、修复的目标,为整个洱海地区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提供示范,为洱海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