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
【6h】

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陇东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地形地貌

1.1.3气候资源

1.2陇东农业气象灾害

1.2.1干旱

1.2.2霜冻

1.2.3冰雹

1.2.4大(暴)雨和大风

1.2.5干热风

1.3小麦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3.1小麦对光、热条件的要求

1.3.2小麦对水、肥条件的要求

1.4陇东冬小麦种植区划

1.4.1西北部冬麦区(Ⅰ)

1.4.2中、南部冬麦区(Ⅱ)

1.4.3东部冬麦区(Ⅲ)

1.5庆阳市冬小麦品种的演进

1.5.1冬小麦生产发展简况

1.5.2历史上的主要品种

1.5.3近十年的品种改进

第二章材料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地概况

2.3试验设计和方法

2.3.1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

2.3.2区域试验

2.3.3试验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育种目标分析

3.2系谱分析

3.3特征特性分析

3.3.1株型分析

3.3.2抗旱、抗寒性分析

3.3.3抗(耐)病性

3.3.4产量表现及评价

3.3.5品质及评价

3.4今后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

3.4.1选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3.4.2选育干旱年份产量较为稳定、多雨年份具增产潜力的旱地品种

3.4.3减少抗锈育种的盲目性

3.4.4选育适宜于带田种植和地膜栽培的品种

3.5对陇东地区今后冬小麦育种的思考

3.5.1技术方面的几个问题

3.5.2建立小麦育种工作自身发展的机制

3.5.3增加育种投入,实行后期补助

3.5.4建立育种中心

3.5.5稳定队伍,提高水平

3.5.6扩大与国外技术合作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育成了一批优异品种

4.1.2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

4.1.3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

4.1.4品质得到提高

4.1.5株高有一定程度降低

4.2讨论

4.2.1产量性状的选育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4.2.2抗锈品种的遗传背景狭窄,抗性较为单一

4.2.3在抗旱性与丰产性的结合上有待进一步努力

4.2.4专用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开发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冬小麦是陇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为35~40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65%,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区集中在董志塬、早胜塬、宫河塬、屯字塬、孟坝塬、春荣塬、草峰塬、独店塬、什字塬等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泾河川道。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镇原、宁县、西峰、崆峒、灵台、泾川、庆城、合水等县(区),平均产量2250~3750kg/hm2。 该区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小麦生产的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生产潜力大;热量适中,日较差大;降水偏少,亏缺大。区内中南部冬麦区是冬小麦的适宜和最适宜种植区,西北部和东部仍有大面积的次适宜区和可种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外引品种难以在当地成为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很小。因此分析影响陇东地区冬小麦生产的气象因素和生态区划,研究庆农号冬小麦育种的历史,利用历年区域试验资料和品质、抗病性分析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出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泛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庆农号冬小麦品种自1982年开始选育以来,23年时间共育成新品种9个,新品系4个,其中以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和陇育215等品种表现突出。 2.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幅度显著,在绝大多数试验年份比对照增产达4.2%~16.73%,具有良好的增产性能,丰产性好。根据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判断,庆农4号、6号其品种与地点、品种与年份互作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庆农9号和陇育215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或小于1,稳产性、适应性较好。 3.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庆农4号对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类型表现免疫至中抗,庆农6号、庆农9号对所接条锈菌系表现免疫至高抗,属抗病品种,大田种植表现抗锈性好,抗红黄矮病,白粉病发病轻。庆农4号、庆农9号在严重干旱的1995年、1996年、2000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抗旱性,大多数试点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及其他品系增产显著,抗旱、耐旱强。 4.品质得到提高。庆农3号、4号、5号、6号、9号,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分别为13.76%、14.54%、16.53%、17.24%和17.63%;赖氨酸含量(干基)分别为0.36%、0.55%、0.58%0.60%和0.58%。食用品质已为生产单位一致认可。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庆农6号沉降值51.2ml、吸水率66.3%、形成时间5min、稳定时间7.5min、评价值63、面包体积735ml、面包评分77.5,加工品质较好。庆农8号馒头评分为80.0分,是一个馒头型品种。 5.株高有一定程度降低。庆农号冬小麦株高已由80年代育成品种的100cm以上降低到80~90cm,而且较当时对照也有明显的降低,基本较对照降低10cm左右。 6.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创新的途径是:产量性状的选育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要育成具有较大增产幅度的品种难度很大;抗锈品种的遗传背景狭窄,抗性较为单一;在抗逆稳产性与丰产性的结合上有待进一步努力;专用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开发需要加强。因此,应不断提高育种工作者的素质,扩大与国内外技术合作,建立陇东旱地冬小麦育种中心和小麦育种工作自身发展的机制,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研究、加工和利用,开发和利用小麦近缘植物种属各种有益的异源基因,应用现代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适应当地小麦生产发展的优异品种,为“三农”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