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岭火地塘森林集水区径流及水质特征的研究
【6h】

秦岭火地塘森林集水区径流及水质特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水资源概况

1.1.1世界水资源概况

1.1.2我国及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1.2森林水文学和森林水文效应

1.2.1森林水文学

1.2.2森林水文效应

§1.3森林水文学的发展及研究成果

1.3.1森林水文学的发展

1.3.2森林水文学研究成果

1.3.3森林水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4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研究材料和方法

§2.1研究区及试验区概况

2.1.1研究区概况

2.1.2试验区概况

§2.2研究的基本内容

§2.3研究的基本方法

2.3.1试验区森林水文要素的测定

2.3.2各试验区水样采集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火地沟集水区水文过程分析

§3.1火地沟集水区大气降水年分配

§3.2火地沟集水区径流年分配

§3.3火地沟集水区径流组成分析

3.3.1火地沟集水区径流切割方法的选取

3.3.2火地沟集水区径流组成分析

3.3.3火地沟集水区降水、径流与时间的模型函数及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火地塘林区不同水体水质分析

§4.1不同水体中各元素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4.1.1大气降水中各元素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4.1.2森林集水区径流水中各元素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4.1.3漆树沟农田试验区径流水中各元素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

§4.2不同水体水质方差分析

4.2.1火地沟、火地1、2支沟和板桥沟集水区径流水水质方差分析

4.2.2森林集水区径流水、农田试验区径流水和大气降水水质方差分析

4.2.3森林集水区径流水、农田试验区径流水、大气降水间水质差异显著性原因分析

§4.3火地沟集水区化学物质输入、输出含量变化分析

第五章火地塘林区不同水体水质评价

§5.1火地塘林区不同水体水质评价的目的

§5.2火地塘林区不同水体水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5.3火地塘林区不同水体水质评价

5.3.1各水体水质评价评判对象因素的确定

5.3.2各水体水质评价决策集的确定

5.3.3各水体水质单因素评价

5.3.4各水体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5.3.5各水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

第六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秦岭南坡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区.火地塘林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中心地段,其水量和水质状况将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2002-2004年期间在该林区开展了森林水文效应综合研究:在探讨该林区内火地沟集水区水文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降水、径流与时间的函数模型并分析降水与径流的相关性;对该林区对不同水体进行水质分析并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水质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火地沟集水区年径流特征,将该区水文情势可划分为3个时期:①枯水径流期(11月至来年3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11.2%,径流主要是地下径流(基流),变化平稳;②雪融水径流期(4-5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9.1%,径流由地下径流、雪融水径流、少量降雨径流组成,以雪融水径流为主;③洪水径流期(6-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79.7%,径流由地下径流、降雨径流组成,以降雨径流为主.火地沟集水区径流年分配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该集水区径流的时间变化起着重大的调节作用.(2)四个森林集水区径流水水质间无显著性差异;大气降水与森林集水区径流水水质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由Na、Mg、Ca、K、BOD和pH值6种指标引起的;表示大气降水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后水质发生了显著变化.(3)农田试验区径流水与大气降水水质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森林集水区径流水水质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由Mg、Ca、K、总N、COD、BOD和pH值7种指标引起的.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显著不同.(4)火地沟集水区内,大气降水的物质总输入量为191.361kg/hm<'2>·a,径流的物质总输出量为218.110kg/hm<'2>·a,物质总输出量大于物质总输入量,其中对Zn、Fe、Cd、Pb的贮留率分别为82.1%、98.8%、94.7%、91.0%,对总N、Na的贮留率分别为79.8%、70.6%,而对于Mg和Ca元素由于径流输出量高于大气降水输入量,贮滤强度则表现为负值.(5)火地沟集水区径流水中BOD、COD的平均浓度分别比大气降水中下降了6.99mg/L,14.66mg/L,降低率分别为94.8%,69.0%;火地沟集水区径流水中DO平均浓度比大气降水中增加了1.38mg/L,增加率为19.9%.其余各森林集水区也有相同的规律,表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了大气降水中氧平衡指标的浓度,改善了大气降水的水质.(6)按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用Zn、CODcr、DO、Cd、Pb、NH<,4><'+>-N这6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森林集水区径流水、农田试验地径流水以及大气降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集水区径流水水质属Ⅰ级水,水源未受污染,属优良源头水;农田试验区径流水水质属Ⅱ级水,受到轻微污染;大气降水水质属Ⅲ级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