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三甲医院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6h】

某三甲医院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疼痛是指由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等有关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不良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1-3]。一项将40年的癌症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的结果表明:癌症晚期患者中有64%会发生癌痛,正在进行癌症治疗的患者中有59%会发生癌痛,抗癌治疗后的患者中有33%会发生癌痛;癌痛等级达到中度或重度水平的占比40%-50%,非常严重的占比25%-30%,而有近54%-81.3%的癌痛患者未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控制[4-7]。相关研究表明:癌痛会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生理方面,癌痛会对癌症患者的睡眠、食欲以及躯体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在心理方面,癌痛会导致癌症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疲劳等严重的情感障碍[8]。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积极推行WHO制定的癌痛诊疗指南,先后通过专家会议制定了三阶梯止痛临床指导原则,在全国开展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活动,并于2011年发布了我国的癌症癌痛诊疗规范,为我国开展癌痛诊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10]。 目的:对比分析按照常规诊疗方法治疗的癌痛病人与按照癌痛规范化诊疗方法治疗的癌痛病人在疼痛控制、镇痛药物使用、生命质量、抑郁和焦虑心理、诊疗满意度以及癌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依据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把握癌痛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确定癌痛治疗效果评估理论框架;通过选定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作为样本来源科室,以2015年8月-2016年12月作为调查周期,对入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资料、基线疼痛资料、基线生命质量资料、基线焦虑和抑郁资料进行收集,对患者出院时的疼痛资料、满意度资料和癌痛认知资料进行现场收集,对患者出院后第一周、第二周和第三周的疼痛资料进行现场或电话收集,对患者出院后第三周的生命质量资料、焦虑和抑郁资料进行收集;通过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癌痛诊疗方法综合效果的差异。 结果:1.在基线数据方面,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0例,癌痛规范化治疗组48例,癌痛常规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家庭月收入水平和婚姻状况等基本人口学资料信息和入院时的疼痛程度、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心理等四项效果评估的基线资料信息方面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2.在镇痛药物使用方面,癌痛常规治疗组在用药方式上,以注射等有创的方式给药;在用药种类上,以吗啡针剂、泰勒宁、奥施康定和美施康定作为常用药物;在用药剂量上,人均使用吗啡针剂达到12.62mg、吗啡片的使用量为0mg、奥施康定使用量为175.48mg、美施康定的使用量为270.48mg。癌痛规范化治疗组在用药方式上,以口服等无创的方式给药;在用药种类上,以吗啡片、奥施康定和美施康定作为常用药物;在用药剂量上,吗啡针剂0.63mg、吗啡片55.10mg、奥施康定274.90mg、美施康定622.29mg。 3.在疼痛控制方面,两组患者在接受癌痛治疗后现时疼痛情况、过去24小时最剧烈疼痛情况和过去24小时平均疼痛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上更好,更能够长期、有效的降低癌痛患者的疼痛水平。 4.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控制方面,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癌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而癌痛常规治疗只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不能有效控制其抑郁情绪的发生。癌痛规范化治疗在减少癌痛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上较癌痛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 5.在提升生命质量方面,接受癌痛常规治疗的患者,在总体健康、活力状况、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七个方面有显著提升,而在生理功能方面未产生促进效果;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在生命质量八个维度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此外,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在生命质量评价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癌痛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更能有效的提升癌痛患者的生命质量。 6.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对癌痛控制效果、对诊疗护士和诊疗医生感到满意的比例均高达70.0%以上,显著高于癌痛常规治疗组患者中感到满意的比例。 7.在对癌痛的认知方面,总体而言,癌痛规范化治疗组的患者对癌痛的认知水平要显著高于癌痛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癌痛规范化治疗组的患者在药物能够控制癌痛、止痛药不易上瘾、病人应该表达疼痛和止痛药不应只在疼痛剧烈的时候使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癌痛常规治疗组的患者,而在应该忍受疼痛、诉说疼痛会转移医护人员注意力和疼痛表明疾病加重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与癌痛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无显著差异。 结论:癌痛常规治疗组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组在基线数据方面具有同质性,可排除相关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癌痛规范化治疗组在癌痛控制、镇痛药物使用规范、生命质量提升、焦虑和抑郁情绪控制、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提升对癌痛的认知等方面的效果,要显著高于癌痛常规治疗组;所调查医院应该从加强医护人员对癌痛诊疗基本原则和有效措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癌痛诊疗规范化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癌痛诊疗过程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监测和治疗,合理使用辅助疗法和对症药物进行及时控制;增加癌痛相关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患者对忍受癌痛、表达癌痛以及正确认识癌痛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三个方面,对开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进行完善。

著录项

  • 作者

    茹俊;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学科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苹;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药品;康复医学;
  • 关键词

    三甲医院; 癌痛; 规范化; 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