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化三醇对脂多糖炎症大鼠及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6h】

骨化三醇对脂多糖炎症大鼠及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骨化三醇对LPS致炎症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实验二 骨化三醇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综述

展开▼

摘要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它仅次于冠心病和肿瘤。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的致死性疾病。一个多中心的涉及我国1991-2000年间16031例年龄大于25岁首发脑卒中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整个脑卒中的62.4%。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其本质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炎症级联反应和细胞因子失控性释放是脑缺血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机制。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合并感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过来又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发,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增加了病死率。 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蛋白,能够诱导众多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等基因的转录,处于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TNF-α是NF-κB的下游事件,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始动细胞因子。IL-10是体内存在的天然抗炎因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迟于TNF-α表达。在感染或缺血诱发的病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脑内炎性-抗炎因子之间失衡,从而引起BBB通透性增加、神经元损伤。 骨化三醇,即1,25-(OH)2D3,是维生素D3在体内最重要的活性代谢产物,近期的研究认为它可能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EAE大鼠研究中发现,骨化三醇能通过抑制脑内过度激活的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调节炎性-抗炎细胞因子平衡,预防和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发现,骨化三醇能通过促进脑实质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脑梗死体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LPS致炎症大鼠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两种模型,引发在不同应激条件下出现的脑组织损伤,观察骨化三醇干预能否在全身炎症和脑组织局部炎症状态下,通过抑制脑内过度活化的炎性介质NF-κB、TNF-α表达,并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调节炎性-抗炎因子间的平衡,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第一部分骨化三醇对脂多糖致炎症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目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大鼠炎症模型,观察骨化三醇干预对脑组织NF-κB、TNF-α、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骨化三醇是否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8只,体重200±50g,随机分为2组:骨化三醇干预组(4ug/kg.d×14d,胃管灌胃,n=29)、安慰剂组(脂肪乳剂4ml/kg.d×14d,胃管灌胃,n=29)。在第14d当天给药结束后1h,腹腔注射LPS(10mg/kg)制作大鼠全身炎症模型,造模后0、3、6、9h过量麻醉处死大鼠(每亚组n=6),断头取脑,EMSA方法检测脑组织核因子NF-κB,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0,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并记录5d生存率(n=5)。 结果:(1)LPS腹腔注射能刺激脑组织NF-κB活化、TNF-α表达增加,伴有散在的大脑皮质浅表区神经元损害。NF-κB活性在造模后3h明显增加(1.717±0.057),随时程持续上升,6h(2.133±0.074)、9h(2.310±0.086)与0h(1.449±0.06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含量变化趋势类似NF-κB,3h为10.570±0.600、6h为11.715±0.900、9h为14.275±0.970,各时间点变化与0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见散在的大脑皮质浅表区神经元固缩,小血管充血及炎细胞灶性浸润。(2)骨化三醇干预下调了LPS后3、6、9hNF-κB活性,降低了TNF-α含量,并促进了IL-10表达。NF-κB活性在3h为1.602±0.068、6h为1.871±0.100、9h为2.063±0.104,与安慰剂组比较,骨化三醇干预组NF-κB活性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含量在3h为8.391±0.623、6h为11.069±0.802、9h为12.312±1.013,比较两组各对应时间点变化,显示在3h、9h具有显著差异(p<0.05)。IL-10含量在3h为12.864±1.886、6h为12.675±1.134、9h为13.435±1.592,与安慰剂组对应时间点比较(分别为7.718±1.579,8.273±1.627,8.651±1.845),其含量增加具有显著意义(p<0.05)。(3)骨化三醇干预能使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并增加LPS模型5d生存率(5/5vs2/5,p<0.05)。 第二部分骨化三醇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研究目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模型,观察骨化三醇干预能否通过调节脑组织NF-κB、TNF-α、IL-10蛋白表达,减少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两组:骨化三醇干预组(2ug/kg.d×8d,胃管灌胃,n=27)、安慰剂组(脂肪乳剂2m1/kg.d×8d,胃管灌胃,n=27)。在第8d当天给药结束后1h,按照改良的ZeaLonga方法,制作大鼠MCAO缺血1h再灌注(I/R)模型(每组取4只大鼠作假手术亚组),于I/R3、6、9h过量麻醉处死大鼠(每亚组n=6),分离新皮质、海马、纹状体,EMSA方法检测新皮质脑组织匀浆NF-κB,ELISA方法检测前述3个部位细胞因子TNF-α、IL-10,2%TTC染色测量I/R72h脑梗死体积(n=5),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情况。 结论:(1)本研究成功复制了两种模型:大鼠全身炎症模型和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2)大鼠腹腔注射LPS(10mg/kg)能诱导脑内NF-κB活化、TNF-α高表达,由于炎性-抗炎因子失衡,可能也引起神经组织损伤。大鼠I/R后NF-κB活化、TNF-α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脑梗死过程。 (3)骨化三醇干预(4ug/kg×14d)能降低LPS诱导的NF-κB活化、TNF-α高表达,增加IL-10含量。骨化三醇干预(2ug/kg×8d)能抑制I/R后NF-κB活化、TNF-α高表达,同时促进IL-10分泌。 (4)骨化三醇对这两种模型均显示出神经保护效应:在LPS模型,增加了5d生存率;在I/R模型,缩小了脑梗死体积。提示免疫调节可能是骨化三醇神经保护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