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纺织品/服装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研究
【6h】

纺织品/服装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引言

1.1.2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是染色牢度发展的新趋势

1.2国内外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的研究

1.2.1湿耐光试验的研究

1.2.2人工汗液有机组份对汗耐光试验的影响

1.2.3有关测试标准的研究

1.3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工作的意义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现实意义

1.4研究方法

1.4.1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项目来源

第二章实验评估方法比较

2.1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发展

2.2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

2.2.1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原理概述

2.2.2不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的比较

2.3小结

第三章实验

3.1染色实验

3.1.1原料的选择

3.1.2.染色

3.2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测试实验

3.2.1浸置试样于人工汗液中

3.2.2光照测试

3.2.3曝晒终止

3.2.4评级

3.3色差的计算

3.3.1试样与原样的明度、彩度和色调

3.3.2△EF值和变色牢度

第四章实验数据分析

4.1测试方法比较

4.1.1相关分析及数学原理

4.1.2主客观评级差异

4.1.3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

4.2染料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性能比较

4.2.1总体分布

4.2.2染料的聚类分析

4.2.3色相和织物结构对复合色牢度的影响

4.2.4染色浓度的影响

4.2.5染料品牌比较

4.3小结

第五章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

5.1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贸易型产品技术要求

5.2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产品标准分类

5.3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技术要求

5.3.1调研信息概况

5.3.2检测机构数据统计

5.3.3技术要求

5.3.4实验验证数据

5.3.5产品技术要求仍需不断完善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汗渍和日晒复合因素所导致染色产品褪色的色牢度问题在夏季高温潮湿的地区敏易发生,曾引起了许多消费投诉。为此,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销售商们纷纷要求染色用染料应具有较好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性能,这表明纺织品/服装内在品质质量检验由单项色牢度向着多因素复合色牢度检测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褪色机制、褪色条件及其之间的关联程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本文实验和市场调研数据的综合研究分析,提出制定以市场为导向贸易型产品标准下的纺织品/服装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技术要求。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制定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比较研究了相关测试标准的资料。至今,国内外已有包括GB/T14576-93、SN/T1461-2004、JIS L0888-1988、ATTS、MIZUNO及AATCC 125-2004等在内的若干种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标准。这些测试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甚至造成有时即使某种测试合格,褪色问题仍会出现。本文全面比较了以上测试方法,并给出了影响测试结果,如人工汗液组份、曝晒时间、光照方式及评级手段等主要因素。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不同测试方法标准之间的差异,选择了一些目前在中国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国内外活性染料,并进行棉织物染色,染料包括德国DYSTAR,新加坡万得,瑞士CIBA等16系列,其中有些染料据称己具有较好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性能。依据不同测试方法测试染色试样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而得到的目光评定级数和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仪器评级数,通过数学统计软件SPSS分析,得出了不同测试方法的相关性比较,以及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性能较好的活性染料及分布规律。本文以制定市场为导向贸易型产品技术指标为出发点,通过对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提出我国现行纺织行业标准中应对直接接触皮肤的服用纺织品:包括T-恤衫、衬衣、沙滩装等户外休闲穿着用品;户外工作服、军装、运动服(短袖上衣/短裤/背心/长袖上衣/长裤)、运动产品附件(高尔夫球帽/护腕等)类别产品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合格品指标至少定为3级。通过对收集的检测机构测试报告以及本文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技术指标要求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