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探析
【6h】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概述

第一节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概念及特征

一、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概念

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特征

三、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适用对象和功能

第二节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确立的理论基础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程序正义理论

三、人权保障理论

第三节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二、独立原则

三、公平救济原则

四、科学精准原则

第二章 现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运行与缺陷

第一节 我国现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

一、精神病司法鉴定启动制度

二、现行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三、现行司法鉴定程序

第二节 司法机关鉴定决定权存在的问题

一、非专业人员决定鉴定程序是否启动

二、鉴定程序启动与否受民意影响较大

三、鉴定决定权缺乏监督与制约

第三节 司法精神病鉴定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鉴定人准入门槛低

二、鉴定标准不明确、不统一

三、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准确性无法保障

第四节 刑事诉讼参与人诉权缺失

一、精神病鉴定申请权形同虚设

二、诉讼参与人知情权与参与权难以保证

三、鉴定意见的质证权实践基础薄弱

第三章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中外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之比较与借鉴

一、关于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启动

二、关于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资格

三、关于精神病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

第二节 加强对司法机关精神病鉴定决定权的监控

一、建立技术咨询制度

二、明确必要鉴定规则

第三节 健全司法精神病鉴定管理体制

一、严格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准入条件

二、健全鉴定人审查制度

三、统一精神病鉴定标准

第四节 保证司法精神病鉴定诉讼参与人的诉权

一、赋予当事人鉴定申请被驳回后的救济权利

二、赋予当事人、专家辅助人参与鉴定的权利

三、改进鉴定意见质证制度

四、注重律师在鉴定程序中职能的发挥

第五节 构建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配套体系

一、重视疑似精神病患者的预防矫治

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三、改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执行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对刑事案件判决结果的影响是重大的,尤其在故意杀人、抢劫等最高刑期为死刑的案件中,甚至直接决定着被鉴定人的生与死。近年来,疑似精神病作案的案例仍屡见不鲜,此类“疑似精神病患者”的犯罪案件广受关注,不断引发社会热议。鉴于此,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一次被写入刑事诉讼法,并于2013年实施。这一制度虽然健全完善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后续处置程序,但不容否定的是,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入手,对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概念及特征、确立的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进行了阐述,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先从正面对我国现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及其积极意义进行了阐述,后从反面指出了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在精神病鉴定决定权、鉴定管理体制、诉讼参与人诉权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中外精神病鉴定制度,从加强司法机关精神病鉴定决定权的监控、健全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体制、推动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诉讼参与人的诉讼化等四大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构想,以期对健全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