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EHR)平台上2型糖尿病人群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6h】

基于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EHR)平台上2型糖尿病人群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闵行区2型糖尿病人群CKD患病率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诊断标准

4.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不同性别白蛋白尿及CKD患病率比较

3.不同年龄白蛋白尿及CKD患病率比较

4.不同eGFR水平白蛋白尿患病情况比较

5.两种公式估计的CKD患病率比较

三.结果小结

第二部分 闵行区2型糖尿病人群CKD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 诊断标准

4.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1.不同性别、年龄、肾损伤状态临床特征比较

2.白蛋白尿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肾功能下降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4.CKD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三.结果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阂行区2型糖尿病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自闵行区EHR平台上310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等。根据2012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CKD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60mL/min/1.73m2或白蛋白尿,eGFR<60ml/min/1.73m2定义为肾功能下降,ACR≥30mg/g定义为白蛋白尿,其中ACR在30-300mg/g为微量白蛋白尿,ACR>300mg/g为大量白蛋白尿。分别以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研究(CKD-EPI)公式估计eGFR。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CKD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纳入310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17805例,占57.4%,平均年龄为67.34±9.27岁。该人群整体CKD患病率为38.2%(基于MDRD公式),CKD1期、CKD2期、CKD3a期、CKD3b期、CKD4期、CKD5期患病率分别为15.1%、14.3%、6.3%、1.9%、0.5%、0.2%。男性CKD患病率为33.7%,其中CKD1期、CKD2期、CKD3a期、CKD3b期、CKD4期、CKD5期患病率分别为13.7%、12.8%、5.0%、1.6%、0.5%、0.2%;女性CKD患病率为41.5%,其中CKD1期、CKD2期、CKD3a期、CKD3b期、CKD4期、CKD5期患病率分别为16.1%、15.5%、7.3%、2.0%、0.4%、0.1%。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8.8%,其中男性为7.3%,女性为9.8%。白蛋白尿患病率为34.1%其中男性为30.6%,女性为36.9%。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为30.3%,其中男性为27.0%,女性为32.9%。大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为3.8%,其中男性为3.6%,女性为4.0%。女性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CKD患病率均大于男性。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CK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CKD-EPI公式将5.7%的患者重新分类至CKD较晚期,导致CKD2期,CKD3a期,CKD3b期,CKD4期,CKD5期患病率增加(14.3%到16%,6.3%到7.4%,1.9%到2.3%,0.5%到0.6%,0.1%到0.2%),CKD整体患病率从38.2%提高到39.1%。
  该人群老年人(年龄≥60岁)占80.6%,糖尿病病程在<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比例分别为32.6%、35.4%、18.8%、3.2%。SBP≥130mmHg者占58.3%, DBP≥80mmHg者占59.1%。超重及肥胖比例分别为40.2%、10.8%,中心性肥胖比例29.3%。TC边缘升高、升高比例分别为28.3%、11.8%。TG边缘升高、升高及不达标比例分别为17%、20.9%、37.9%。LDL-C边缘升高、升高及不达标比例分别为18.7%、7.8%、66.4%。HDL-C降低及不达标比例分别为17.3%、33.5%。空腹血糖不达标比例为57.3%,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比例为50.9%。
  女性肥胖、中心性肥胖、TG、LDL-C及HDL-C不达标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60岁及以上患者女性比例、肥胖、中心性肥胖、舒张压、TG、LDL-C、HDL-C、FBG、HbA1c不达标比例均低于60岁以下组。
  CKD组女性比例、老年人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糖尿病长病程比例、肥胖比例、中心性肥胖比例、收缩压、舒张压、TG、HDL-C、FBG、HbA1c不达标比例均高于非CKD组。肾功能下降组女性比例、老年人比例、糖尿病长病程比例、中心性肥胖、收缩压、TC不达标比例及白蛋白尿患病率高于无肾功能下降组,但LDL-C、FBG比例低于无肾功能下降组。蛋白尿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长病程、肥胖、中心性肥胖比例、收缩压、舒张压、TC、HDL-C、FBG、HbA1c不达标比例均高于无蛋白尿组,LDL-C不达标比例低于无蛋白尿组。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8)、年龄(OR=1.024)、糖尿病病程增加(OR=1.05)、收缩压(OR=1.01)、舒张压(OR=1.01)、BMI(OR=1.02)、腰臀比(OR=1.71)、TG≥2.26mmol/L(OR=1.29)、LDL-C≥4.14mmol/L(OR=1.25)、HDL-C<1.04mmol/L(OR=1.19)、FBG(OR=1.07)、HbA1c(OR=1.08)为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1.36)、年龄(OR=1.09)、糖尿病病程增加(OR=1.27)、SBP(OR=1.01)、BMI(OR=1.02)、TC≥6.22mmol/L(OR=1.46)、TG≥2.26mmol/L(OR=1.45)、HDL-C<1.04mmol/L(OR=1.25)为发生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C≥4.14mmol/L(OR=0.78)、FBG(OR=0.97)是发生肾功能下降的独立保护危险因素;女性(OR=1.42)、年龄(OR=1.04)、糖尿病病程增加(OR=1.07)、SBP(OR=1.01)、DBP(OR=1.01)、BMI(OR=1.02)、中心性肥胖(OR=1.07)、TC≥6.22mmol/L(OR=1.14)、TG≥2.26mmol/L(OR=1.33)、LDL-C≥4.14mmol/L(OR=1.12)、HDL-C<1.04mmol/L(OR=1.21)、FBG(OR=1.06)、HbA1c(OR=1.07)均为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闵行区2型糖尿病人群白蛋白尿及CKD患病率较高,女性、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BMI、TG升高、HDL-C降低、血糖水平等是发生白蛋白尿及CKD的共同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减少肥胖、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CK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