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極值VAR方法测度上海与台湾股票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
【6h】

極值VAR方法测度上海与台湾股票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结构

2.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2.2 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与极值VAR模型的选择

3.1 VAR的基本介绍

3.2 研究模型

3.2.1 传统的度量方法

3.2.2 复合型式的VAR模型

3.2.3 实务上使用的VAR模型

3.3 极值理论

3.3.1 极值分布

3.3.2 广义柏拉图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

3.4 极值VAR模型

3.4.1 区块最大方法或称BMM模型(Block Maximum Method,,BMM)

3.4.2 门坎值方法(Peak over Threshoid Method,POT)

3.4.3 GARCH—GPD模型

4.上海综合指敷与台湾加权指数极值VAR方法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

4.1 上海综合指数极值VAR方法的实证分析研究

4.1.1 观测值的样本分析

4.1.2 正态假设检定、单位根检定及残差序列相关性检定

4.1.3 VAR模型的测度

4.2 台湾加权指数极值VAR方法的实证分析研究

4.2.1 观测值的样本分析

4.2.2 正态假设检定、单位根检定及残差序列相关性检定

4.2.3 VAR模型的测度

4.3 双边股票指数极值VAR综合比较分析

5.研究结论

5.1 研究目的与结论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全球景气低糜不振,各国提倡复苏经济的旗鼓下,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相互竞贬,大举量化宽松政策,造成资产膨胀,热钱逃窜至相对安全、高收益的市场之间,呈现的是全球金融市场在汇率、利率及资产价格巨烈振荡,产生高度的波动性,加大了金融风险的发生,促使国际间愈来愈重视金融风险管理。
  本文借由极值理论方法在VAR估值上的各项优点,来比较上海股市及台湾股市在应用极值理论方法上的异同,另外,在不同的极值VAR模型之间的比较也有助于双边在根据自身的股票市场特性、特徵,来选择最为适当测度极值风险的模型。透过极值理论—GARCH—GPD模型及BMM模型应用于上海综合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之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归类为以下几点:(1)上海综合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市场尾端分布相似程度非常高。(2)尾端分布的形态会随时间而变化。(3)上海综合指数日对数收益率的波动程度相对于台湾加权指数日对数收益率来得剧烈,所面临的风险也较高。(4)上海综合指数日对数收益率与台湾加权指数日对数收益率波动的下行风险要高于上行收益。

著录项

  • 作者

    朱恩轺;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为安;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股票指数; 极值理论; 风险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