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口红利再研究——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的视角
【6h】

中国人口红利再研究——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框架及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人口红利概念的提出、定义、度量及相关理论回顾

(一)人口红利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二)人口红利由机会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三)人口红利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四)人口红利期的度量与持续时间

二、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际研究的进展

三、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研究进展

(一)肯定的观点:人口红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否定的观点:人口红利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中国人口发展概况

一、中国人口结构发展历程

二、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抚养负担变化

(一)全国抚养负担及人口红利期划分

(二)城乡区分的抚养负担及人口红利期划分

第四章 中国城乡人口红利实证检验

一、模型选择

二、农村部门的人口红利——基于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二)统计描述

(三)实证分析

三、城市部门的人口红利——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二)实证分析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一、中国老年抚养负担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老年抚养负担上升的收益分析

(二)老年抚养负担上升的成本分析

(三)小结

二、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少年抚养负担下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计算

(二)少年抚养负担降低对农村人口迁移力的影响

(三)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中国人口结构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的人口红利阶段。因为存在生育政策、传统观念、教育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差异,城乡迈入人口红利阶段的时间及人口红利的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本文分别利用县乡的数据和地级市的数据来分析城乡两部门的人口红利,结果发现:少年抚养负担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老年抚养负担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它却会微弱地降低城市经济增长;因此,就中国经济而言,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抚养负担的上升并没有像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现有大部分人口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已经开始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正向影响大于负向影响。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年人保持着很高的劳动参与率,农村尤其如此;第二,老年人通过隔代抚养和承担家务劳动的方式解放了很多女性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和家庭收入;第三,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制度从两个途径导致储蓄增加,一方面是青年人为赡养老人而多储蓄,另一方面老年人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加预防性储蓄;第四,老龄化的加剧还催生了银发产业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支出、养老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本文从城乡二元经济的角度剖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从而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等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