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转型中的高新区发展与实践——以知识创新社区创智天地为例
【6h】

城市转型中的高新区发展与实践——以知识创新社区创智天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框架

2 知识创新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城市转型与产业园区发展相关理论

2.2 我国高新区发展趋势

2.3 科技园区的普遍特征和原则

2.4 未来的知识经济的社会形态

2.5 知识创新社区理论发展研究

2.5.1 社区研究(Community)

2.5.2 大学与社区

2.5.3 人的性格与社区的关系

2.5.4 知识创新社区范畴的界定

2.6 三区联动的理论发展研究

2.6.1 经济学理论

2.6.2 社会学理论

2.7 知识创新社区的规划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知识创新社区创智天地的实践过程

3.1 杨浦区“三区联动”战略简述

3.2 创智天地“三区联动”战略发展简述

3.3 创智天地的区位优势

3.4 “三区联动”的战略发展现实审视

3.4.1 空间形态融合

3.4.2 合作关系建立

3.4.3 知识产业聚集

3.4.4 联动机制构建

3.4.5 创新文化培育

3.5 本章小结

4 创智天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4.1 创智天地“三区联动”战略发展的优势

4.1.1 知识创新效应溢出

4.1.2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4.1.3 管理架构基本形成

4.1.4 开发模式优势比较

4.1.5 运营服务品牌共赢

4.1.6 国际资源信息共享

4.2 问题及策略

4.2.1 联动行为方式的房地产和土地开发路径依赖

4.2.2 联动支持的制度化程度低

4.2.3 联动发展的外部资源少

4.2.4 人才引进的障碍多

4.3 外部环境总体扫描

4.4 内部融合治理总体扫描

4.5 本章小结

5 创智天地“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发展策略建议

5.1 形成“三区融合”的合作关系和协同机制

5.1.1 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

5.1.2 建立共同的愿景

5.1.3 形成共同参与和投入的意识

5.1.4 体现大学与城区融合的意义

5.2 拓展“联动发展”的行为方式

5.2.1 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5.2.2 大学资源潜力的充分利用

5.3 深化“三区联动”商业模式

5.4 探索持续融合的制度建设

5.4.1 主体成员联动

5.4.2 关键人物引领

5.4.3 联动成果评估

5.4.4 成立融合联动的组织架构

5.5 知识创新社区发展与实践的启示

5.5.1 在联动行为方式上形成多元化

5.5.2 在联动激励机制上给予内生式增长的动力源

5.5.3 在融合模式上深化协同演进的发展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上海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知识创新社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创智天地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先机,创智天地走出一条依托大学知识创新资源的城区转型之路,探索上海高新区发展、社区与大学、社区与人之间的内在规律,推动软性的城市化、高品质的城市化的发展,引领上海城区转型发展模式,为实现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借鉴意义。
  首先本文以创智天地为例,阐述城市转型、产业园区发展以及知识创新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新区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描绘了未来的知识经济的社会形态,提出上海城市转型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要有意识的塑造“第三代高新区”的空间环境和社会形态,打造开放和富有活力的知识创新社区环境,吸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知识工作者,为创智天地的实践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通过描绘知识创新社区创智天地“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实践过程,分析创智天地的战略策略总结其重要的成果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适合创智天地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建议,为中国类似的城市转型和产业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