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权中的熔权——美国众议院常设委员会的产生及其双重功能(1789-1828)
【6h】

分权中的熔权——美国众议院常设委员会的产生及其双重功能(1789-1828)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各国议会的发展趋势——委员会化

二、美国国会委员会的独特模式及问题的提出

三、文献综述:理性选择视野下的三种理想类型及评述

四、本文的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第一章、分权中的熔权——美国国会委员会的熔权功能

一、分权与熔权——从结构到功能

(一)结构——分权制与熔权制

(二)功能——分权中的熔权

二、分权制下的熔权需求——美国分权体制的基本矛盾

三、第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政党

四、替代途径——委员会

第二章、分权中的国会悖论——委员会“大”“小”之争(1789-1809)

一、大委员会的初胜——全院委员会

二、最后的赢家?——行政部门、全院委员会、还是小委员会?

(一)立法机关的行政“看门人”

(二)全院委员会模式

(三)小委员会的崛起

三、县花一现——“议行合一”的杰斐逊执政模式(1801-1809)

第三章、从观念到制度:常设委员会角色的质变(1810-1828)

一、从“平等”到“效率”——国会认知的变化

二、制度上的质变

第四章.分裂与联合:众议院委员会的变与常

一、亨利·克莱、1812对英战争与战争驱动的委员会发展

二、“中间地带”的委员会:17届国会与派系分配

(一)派系争斗与议长变更

(二)1822年众议院规程修改与委员会的强化

三、在分权与熔权之间:新两党体系与众议院委员会

(一)1824到1828年,新两党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20届国会与多数党领导下的委员会

第五章.众议院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一、三种委员会理论与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一)委员会分权功能与信息理论

(二)委员会熔权功能与分配理论和政党工具理论

二、部门关系、多数党与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委员会已经构成当今各国议会机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在立法机关委员会的家族谱系中,美国国会委员会又是强势委员会的典范。从其制度性的权力看,美国国会委员会享有对议案前置否决的大权,担当着国会“看门人”的角色;从其规模和权限看,常设委员会数量众多、权限稳定,充分实现了国会内部的分工;从其成员产生看,国会委员会的选任是政党选择和资历制度共同影响的结果。
  美国研究委员会的主流理论有三种,即分配理论、信息理论和政党政府理论,分别对应了三种理想的委员会类型—自主性委员会、院会主导型委员会及政党主导型委员会。这三种理论都采用了理性选择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国会内部的集体行动困境及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本文主要通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对国会组建后40年众议院委员会的发展进行观察,并关注其中的关键节点及关键人物,从而试图从更加鲜活的视角解释美国众议院常设委员会模式独特性之由来。
  除去绪论外,本文一共分为四章及最后的结论。这四章的顺序安排基本是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列的。第一章主要区分“分权”与“熔权”,并论述美国分权制的“熔权”需求,以及美国国会中委员会与政党的一个基本的关系。而第二章以委员会在国会组建后头20年的发展为线索,理清国会的立法过程是如何由大委员会主导走向小委员会主导的。第三章则主要以国会记录和数据为基础来描述委员会在1810年之后所发生的从观念到制度上质变。而第四章就主要解释为何委员会会出现第三章中所描述的质变,而这里将考察关键事件(如1812对英战争)、关键人物(如亨利·克莱)、派系斗争、立法-行政关系,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凑在一起促使委员会发展的。
  一般观点认为,美国委员会是由于分权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委员会是国会制衡总统的武器。而本文第一个基本观点是,委员会承担了双重功能,它不仅为了满足分权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满足打通各部门、各派系关系的熔权需要。而本文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美国国会中政党和委员会不完全是处在一种你强我弱的相互替代关系中,而在更多时候展现出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政党力量弱的时候,委员会固然就强;但政党力量强的时候,委员会也未必会弱。委员会是一个中间地带、是一个权力的熔炉,让院会不至于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让政党不至于陷入严重分裂、让国会与行政系统之间不至于陷入彼此的孤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