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基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
【6h】

“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基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

1.2 关键概念:从“媒介架构”到“融合架构”

1.3 研究问题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

2.1 替代论到融合论

2.2 “融合”下的广播电视业: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的合并为何终结?

2.3 融合下的报业数字化转型模式

2.4 报网融合:上海报业数字化转型考察

第三章.“融合架构”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基于新民网的个案研究

3.1 新民晚报新民网的融合历程

3.2 专业模式和组织内协同模式

3.3 社会化合作模式:新闻生产共同体

3.4 报网融合实践中的新闻生产网络

第四章、受众视角:“融合架构”下的新闻消费模式

4.1 作为受众连接点的新闻

4.2 融合架构下的新闻消费

4.3 新闻消费到新闻生产

4.4 郭美美事件: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

第五章、技术驱动:走向社会化合作的新闻业

5.1 技术背景

5.2 影响新闻业转型的技术形态

5.3 替代性的新闻实践

5.4 温州动车事故:新闻生产的社会化合作模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兴起后新闻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此同时,基于新传播技术革命,以模糊旧有体系边界为特征的“融合”也使得新闻业经历着双重危机: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危机。以此论说为背景,本研究旨在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建构——“融合架构”中,探讨“融合”与新闻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试图解决以下具体问题:融合架构中呈现出怎样的传播与社会图景?在这样变化的图景中,新闻业,特别是新闻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
  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通过引介亨利·詹金斯的“融合文化”和曼纽尔·卡斯特的“大众自传播”作为理论工具,梳理“融合”的历史和理论进度;并试图承接Williams和DelliCarpini在After Broadcast News: Media Regimes, Democracy, and the New informationenvironment(后广电新闻业:媒介架构、民主和新信息环境)一书中所定义的“媒介架构”,而提出“融合架构”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主要回顾和分析新闻业在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中所探索的经营管理模式。既试图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扫描新闻业的盈利模式转型,同时也为本文中的核心部分基于新民网个案的组织研究做了一定铺垫。
  第三章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部分,即融合架构下的新闻生产模式。研究选取新民网作为个案,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特别关注了新民晚报新民网第一期报网融合实践。研究发现,报网融合实践中,存在着专业模式、组织内协作模式和社会化合作模式,但依附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始终难以摆脱新闻生产组织化和新闻生产主体专业化的媒体烙印。
  第四章通过受众访谈,从受众视角了解新闻消费模式变化。从受访者反馈看,受众正从传统单一的新闻消费模式转向了新闻生产/消费混杂型模式。新闻消费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的工作类型。
  第五章聚焦于以社会化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新技术形态及其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基于web2.0框架的新技术形态对新闻业转型的影响,归纳自动化机器新闻和公民新闻两种对现有建制新闻业形成替代性的新闻实践以及国际主流媒体的应对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